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萨拉丁,以及萨拉丁是谁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英国历史上每个有点出息的王都有一个称号,由于理查够狠够横,从此人们就都称他为“狮心王”,意思是说他有一颗狮子一般凶狠的心。
十字军东征期间,阿卡城应该说是萨拉丁主动放弃的,因为他知道理查的这支英国生力军一来,阿卡城铁定守不住,于是向理查提出放弃阿卡城,并且他给理查20万金币和释放 1500名基督徒,条件是理查不得屠杀城内的 *** 。
但萨拉丁提出这个条件后便发现自己犯了个错误,因为他手头从来没有多少现金,他向来以慷慨豪爽而闻名于东西方世界,虽然本人生活简朴,但是在其它地方花钱如流水,从不吝惜钱财,属于那种有多少钱花多少钱的主。
如他的秘书伊本.沙达德描述的那样,萨拉丁堂堂一个大国的国王,却经常一贫如洗,有时为了回拜和赏赐外国使团,而不得不拿出土地来卖了换钱给别人。
这导致财政部的官员不得不私开个小金库,把一部分钱藏起来不让萨拉丁知道,免得他随手拿走花光,真到要急用钱时反而囊中羞涩。
所以萨拉丁提出条件后便发现自己一时竟凑不齐20万金币,只得先给理查其中一部分。
理查却不管他什么理由,他一向是说做便做,约定时间一到,萨拉丁没送够钱来,3000 *** 俘虏便人头落地,把萨拉丁气得半死。
1191年9月萨拉丁在幼发拉底河流域平叛归来,萨拉丁习惯的战术是仗着萨拉森轻骑兵弓强马快的特点,利用声东击西的战术吸引敌人长途奔袭,而后在敌人行军的路上用小股骑射部队不断地骚扰,并破坏水源和补给线,把敌方部队折磨的疲惫不堪,己方的主力则以逸待劳,最后一股作气将敌军歼灭。
于是他并不直接去攻打理查,而是先围攻在基督教徒手中的沿海重镇雅法。
正如他所料,理查果然率军南行,向雅法而来,寻求与萨拉丁的决战。
萨拉丁的计划只实现了一半,因为理查虽然如他所料长途奔袭来解救雅法城,但萨拉丁派去骚扰理查的小股骑射部队并没有像以往那样奏效。
理查在战前已经细细研究过萨拉丁以往的战例,可以说对萨拉丁的战术已是颇为了解,找到了对付萨拉丁的办法。
当时西方人对萨拉森轻骑兵印象是很深刻的,他们描述,萨拉森人因为不像十字军骑士那样装备重铠,所以速度极快,当十字军骑士们追击他们时,萨拉森骑兵就逃得无影无踪,一旦停下来,他们又掉回头蜂拥而至,继续用弓箭骚扰,让人十分苦恼。
以至于国王理查不得不严禁骑士们擅自冲锋去追击敌人,免得无谓的伤亡。
理查作为一个儿子、一个兄长、一个国王、或者一个政治家,都是显得十分任性和蛮横,但他作为一个军事统帅,却是非常精明和成熟的,他的的天才和伟大之处,在与萨拉丁的战斗中得到了最高的表现和发挥。
他不像以往的西方统帅那样迷信骑士的力量,而是创造出了新的步兵阵型战术去对付萨拉丁。
他把骑兵和步兵各分为12个阵队,相互配合协调,严禁单兵种擅自行动。
在遭遇萨拉丁的骑射部队时,以步兵应付,前排的长矛兵将长矛斜插在地上,阻止对方骑兵的冲击,在长矛兵中间交插着长弓步兵,因为英国的步弓射程极远,远远超过对方马弓的射程,对射时自然大占优势,在前排的弓箭手射出箭后,后排的弓箭手补上,其中绝无时间空隙。
这种情况导致萨拉森轻骑兵们十分困惑,他们只要一出现,就要面对英格兰步弓手雨点般密集的箭矢劈头盖脸而来,而己方则很难射着他们,如果冲锋的话对方阵前的长矛对马匹的威胁实在太大,并且还要防备对方重骑兵的包抄。
而理查本人则策马不断在各个阵队之间巡视,提醒士兵们保持阵型。
9月14日,双方主力在阿尔苏夫(Arsuf)展开决战,两位浪漫主义的英雄终于碰撞了,他们得以在战场上互见对方的英姿。
战斗进行的非常激烈,双方都在极力寻求对方的破绽,萨拉丁惊异地发现,从前他那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战术和勇气如今在理查面前全无法施展,无数萨拉森轻骑在英格兰长弓射出的狂风暴雨般的箭矢中倒下。
萨拉丁率着骑兵绕到十字军阵中比较薄弱的后方,企图冲击并将十字军分割,但每次都被理查挡回,十字军的阵型在理查的亲自控制下始终未出现任何混乱。
对此, *** 方面有不少记载,他们描述道,十字军的步兵每个人都穿着非常厚的毡袍,这种毡袍厚到弓箭无法刺穿,许多步兵身上插满了箭只,好似刺猬一般,但却毫发无伤,依然在阵队里作战。
十字军整体机动而有序,分工明确,长矛兵和长弓兵把重骑兵保护在后面,只等萨拉丁的部队一乱,便要冲击和包抄。
萨拉丁便命令一部分骑兵向十字军重骑兵射击,这固然造不成什么伤害,只是希望能把对方的骑兵激怒,引他们提前出来追击,等脱离了箭阵的保护便收拾他们。
十字军骑兵们固然很愤怒,他们由原先的战斗主力变成步兵的辅助,早已对理查的这种安排不满,但他们畏惧于理查和军纪的威严,对萨拉丁的挑逗置之不理,即使被射伤也无人脱队。
这种军队几乎无懈可击,萨拉丁开始撤退,将理查的十字军引到海边的一片丛林,他在那设了埋伏圈。
理查识破了萨拉丁的意图,他始终死死控制着部队的阵型,只要坚持这点,萨拉丁就无法取胜。
虽然后来还是出现了一些小意外,重骑兵们还是在理查下命令以前就忍不住冲出去了。
时机是早了点,但总是没弄出乱子来。
在经过几次冲击之后,萨拉丁的部队损失极为惨重,他意识到自己的军队无法战胜对方,不得不下了全面撤退的命令。
理查顺利地进军雅法。
在金雀花王朝的狮心王查理一世的攻击下, *** 的萨拉丁大帝不可战胜的神话被打破了。
1192年夏季,萨拉丁趁理查不在,再次进攻雅法城,十字军守军不堪一击,仅两天时间,就被萨拉丁轻轻松松地拿下。
理查一听便来劲了,雄心顿起,赞美上帝赐给他这个强敌,对手太弱打起来岂非没劲。
8月,理查大军兵临雅法城下,萨拉丁也抖擞精神,双方使出浑身解数在雅法再次展开决战。
战况异常激烈,两位国王都亲临战场,不仅仅是指挥战斗而已,而是浑身披挂,亲自杀敌。
英王理查便是这样的盖世英雄,虽然他是贵族子弟,从小锦衣玉食,但却与他的几位哥哥弟弟不同,非纨绔颓子,从小便接受严格的骑士训练,加上天生神勇,武功勇力出奇的高,他率领十字军从水路进攻,跳入海水中,亲自挥舞着战斧杀入雅法城内,萨拉森兵团莫能披靡,望之如水开墙分。
萨拉丁还没弄清怎么回事,理查已经杀到他的面前。
如果说萨拉丁和理查这两位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君王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的话,那就是他们都有一种特立独行的个性,做事不按常理揣测,总是令人匪夷所思。
萨拉丁在这种危急的时刻居然还关心起他的对手怎么没骑马,说他看不下去了,竟然阵前赠马。
理查也是毫不客气,慨而受之,骑上萨拉丁送来的战马,把他打得一败涂地。
雅法大会战,理查的十字军大获全胜,萨拉丁损失惨重,退出雅法城。
萨拉丁的 *** 盟友和士兵们都被他这种浪漫的举动弄得瞠目结舌,哭笑不得,许多人忍受不住愤怒地冲萨拉丁发牢骚,说他们已经受够了,再这样打下去,后果将不堪设想。
因为获胜的十字军士气大振,贵族和统帅们又一次否决了理查要进军埃及的念头,整装待发,准备直取圣城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就离雅法城不过三四十英里而已,圣城,十字军几乎是触手可及了。
雅法会战之后,理查终于向各国贵族与骑士们妥协,放弃进军埃及的企图,其间他本人多次率少量心腹逼近萨拉丁埃及老巢的边境查探情况,其中有一次险些被萨拉丁的边境部队包抄,若非骑士们奋不顾身地保护以及他自身的勇武过人,几乎就落入萨拉丁的手中。
他的轻率与冒险遭到了十字军内部贵族与骑士们一至的指责,因为他是这次东征十字军的惟一灵魂人物,如果失去他,十字军将群龙无首,成为没头苍蝇,后果不堪设想。
不久,十字军以雅法为根据地,终于兵临耶路撒冷城下。
萨拉丁在雅法被理查打得一直跑入耶路撒冷城内,狼狈不堪。
战场上两度败于理查,他此时已是心服口服,不敢造次,圣城耶路撒冷是决不能丢失的,打野战他不是理查的对手,斗勇不行,只能斗智。
于是他便利用起他主场作战的优势,一方面在他的阿育布王朝的领地内广为招兵买马,一方面想尽办法破坏十字军的后勤,办法多是堵井、投毒,破坏十字军的水源,并将附近的草场焚之一尽,让十字军的战马吃不着草料。
理查此时才发现他已失去了攻克圣城的最佳时机,因为德、法两国的退出,使十字军的兵力大打折扣,尽管他能以少胜多,但兵力毕竟不足以速胜萨拉丁。
而经年累月的征战,也使十字军的战士们思乡之情日切,已无东征之初的 *** 与斗志。
萨拉丁的小动作也使得十字军兵团补给难以为继,人惫马疲,最糟糕的是开始攻城时偏又逢连日大雨,此时正是1192年的冬季。
据随军的诗人和传教士们记载,大雨整整持续了一个半月,这段时间他们什么也做不了,而士兵们只携带了一个月的粮草,身披铁甲的十字军骑士们纷纷开始抱怨他们的战甲和武器已经开始生锈了,每个人身上都是又湿又冷,惟一支撑他们坚持下去的是他们坚定的信仰,是光复圣城这个上帝赋予的神圣使命。
对峙期间理查也不是一点麻烦也没有,除了十字军内部的不和,国内也传来他的弟弟约翰勾结小狐狸腓力阴谋篡位的消息,这使得他坐卧不安。
和萨拉丁一样,理查也面临后院起火的烦恼。
他们在这种情形下开始通信与谈判,几个回合的交手,理查也与萨拉丁惺惺相惜,互为对方的风范所折服。
在信中,萨拉丁声称自己败得心服口服,认为这世上能胜过他的也只有理查,但是耶路撒冷也是 *** 的圣城,他是死也不会放弃的;
而理查也认为这场战争给基督徒和 *** 都带来了惨痛的伤害,他也是不得以而为之,但圣城和被萨拉丁夺去的“真十字架”对西方人的伤害实在太大了,圣城的事可以以后再说,但要求萨拉丁归还“真十字架”。
对 *** 而言,不过是一块毫无用处的木头,但这是基督殉难时的圣迹,是他们基督徒们的圣物,与圣城同样重要。
萨拉丁同意,将他从居伊手中抢到的“真十字架” 和其他基督教的圣物都还给理查
终于,萨拉丁和理查缔结停战条约,领土以约旦河为界,“耶路撒冷王国”保留包括雅法、阿卡在内的沿海城池,基督徒和 *** 都允许从对方的版图自由地通向耶路撒冷和麦加朝圣。
和约为期三年,至于圣城耶路撒冷,理查则对痛苦万状的十字军战士们保证说他三年后将卷土重来,到时一定给他们夺回圣城,并且装模作样地与萨拉丁约定,三年后再战一场。
然后不顾那些痛不欲生、如丧考妣的贵族和骑士、传教士们,开始从耶路撒冷城下的冬季大营撤军。
这次撤军给西方人的印象很深,因为这是自第一次十字军胜利之后的七次十字军东征中机会最大的一次,在此之后的一百多年里,十字军再没这样的机会了,他们都认为萨拉丁其实也已经是强弩之末,理查只要再坚持几个月,萨拉丁可能就撑不下去而退出耶路撒冷。
回国之前,理查在萨拉丁派来的代表――萨拉丁的王弟阿迪尔送来的和约上签了字,这个阿迪尔便是先前说过的那个从自己腰包里掏钱出来给在哈丁战役中失去丈夫的基督徒寡妇们安家费的那个人。
此人也是很值得一提的,他并不是萨拉丁的亲弟弟,而是萨拉丁认的义弟,萨拉丁一生广结豪杰强梁,但其实真正能让他看得起的人并没有几个,估计除了西方三名王,也就是这个阿迪尔了。
阿迪尔的性格之豪爽,雄材伟略,除了能让萨拉丁赏识外,理查一见他便十分喜欢,立即赐他以骑士的头衔。
那时西方的骑士头衔可非同小可,骑士头衔不是爵位,不世袭,但可是极高的荣誉,除了争气点的王公子弟可以直接得到骑士头衔以外,一般贵族以及普通人家子弟想得成为骑士,都要从小就开始接受严格的训练,稍有不合格,便被淘汰。
之后还要做一阵子骑士的侍从也就是见习骑士,见习期满了后方可作为骑兵上战场,在战场上取得战功或决斗场上获胜,才有资格由国王或教廷赐予骑士头衔。
这是最高的荣耀,不是什么人都能得到的,能成为骑士的人,除了身份显赫外也代表着他武艺高强。
如果因某种过失失去骑士头衔,对当事人则意味着奇耻大辱,就好比中国武术门派中被开革出门一样,再也无脸见人,在世上立足。
扩展资料:
狮心王的历史评价:
理查是那个时代理想的国王,全神贯注于十字军东征,保卫祖先的领地。
他对 *** 管理事务并没有兴趣,他是个伟大的战士,战斗中身先士卒,以打仗 *** 盔甲而闻名,他是佼佼的国王和英明的统帅,他的狮心王称号,是恰如其分的。
他的名气很大,除了与萨拉丁的战争与和约改变了地中海东岸的局部政治格局之外,还留下了骑士精神和浪漫传说。
在军事方面,他行军作战的勇气和领导才华却是真实可信的,他向世人证明了他是少数能够组织和协调兵源繁复的十字军兵力的将军,他的军事表现亦令他成为中世纪最杰出的军事指挥官之一。
萨拉丁的历史评价:
萨拉丁为人慷慨,从不吝惜钱财。
他去世的时候,只留下1枚金币和47枚银币。
他的敌人却发现,他的慷慨也是一种武器。
萨拉丁非常懂得财富的价值,他用埃及的财富征服了大马士革,用大马士革的财富征服了阿勒颇,用阿勒颇的财富征服了耶路撒冷。
萨拉丁对历史进程的影响主要是夺取了耶路撒冷,使 *** 和基督教徒在这里的争夺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
此外,他在埃及建立了阿尤布王朝,并使埃及重新回到 *** 教逊尼派的大家庭之中,夺取了叙利亚等地,使埃及和西亚广大地区重回到同一政权的统治之下。
萨拉丁不仅是 *** 世界的英雄,在西方人眼中也被视为骑士精神的楷模。
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骑士,普鲁士国王为大马士革的萨拉丁墓赠送了一座大理石棺。
萨拉丁·阿尤布·本( *** 语:صلاح الدين يوسف بن أيوب;英语:An-Nasir Salah ad-Din Yusuf ibn Ayyub;1137年或1138年-1193年),中世纪 *** 世界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埃及阿尤布王朝首任苏丹(1174年-1193年在位)。
萨拉丁因在 *** 人抗击十字军东征中表现出的领袖风范、大将风度和军事才能而闻名基督徒和 *** 世界,在埃及历史上被称为民族英雄。
萨拉丁对历史程序的影响主要是夺取了耶路撒冷,使 *** 和基督徒在这里的争夺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此外,他使埃及重新成为 *** 教逊尼派的信仰区,夺取了叙利亚等地,使埃及和西亚广大地区重回到同一政权的统治之下。他为人慷慨,清廉刚正,广受赞誉。开罗有同名城堡。
萨拉丁的父亲是库尔德人。他的父亲阿尤卜早年从第比利斯(今乔治亚)举家迁到今伊拉克北部的提克里特,受塞尔柱苏丹马立克沙之封,成为当地的统治者。1138年,阿尤卜被解职,被迫投奔摩苏尔的赞吉王朝。这一年,他的儿子尤素福在提克里特诞生。他为儿子取了"萨拉丁"的名字。8岁的时候,萨拉丁跟着父亲来到了大马士革,在那里度过了青少年时代。动荡的生活促使萨拉丁变得少年老成。
赞吉王朝牢牢地控制着伊拉克北部和叙利亚,它最主要的敌人是控制着巴勒斯坦沿海地区的基督教十字军和以埃及为中心、奉什叶派为国教的法蒂玛王朝。年轻的萨拉丁立志要在埃及恢复逊尼派的统治,以及推进对十字军的圣战。26岁时,他受赞吉王朝苏丹的派遣,跟随自个的叔父施尔科出征埃及。尽管将近3年的征战以失败告终,但他第一次在战场上得到了锻炼。
1168年,十字军耶路撒冷国王阿马利克率兵进攻埃及。应埃及的请求,赞吉王朝派施尔科和萨拉丁叔侄驰援。1169年1月,获胜的施尔科被法蒂玛王朝哈里发阿迪德任命为宰相。两个月后,施尔科暴毙身亡,他所率领的叙利亚军队陷入争吵之中。阿迪德选择萨拉丁继任宰相。
1171年,萨拉丁在埃及站稳脚跟,开始筹划改变埃及什叶派占主导的局面。他将什叶派的法官换成逊尼派,清除埃及本地的将领。9月10日,他在开罗的 *** 寺里开始以 *** 帝国第二王朝哈里发阿拔斯的名义讲道。第二天,他在开罗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共有147个方阵接受检阅。史书记载:"看过的人都以为,没有一个 *** 的国王拥有可与之匹敌的军队。"两天后,法蒂玛王朝的末代哈里发阿迪德病逝,法蒂玛王朝就此终结。
此时的萨拉丁仍然保持着赞吉王朝附庸的地位。1174年春,他的宗主努尔丁派人到埃及清查账目、收缴贡赋。萨拉丁向努尔丁的使节出示了整个军政机构的详细账目,表示维持这样一个机构需要大量的金钱,因此无法向努尔丁缴纳贡赋。恼怒的努尔丁准备对萨拉丁发起进攻,却突发急病去世。萨拉丁摆脱了宗主的阴影,并取而代之,成为抗击十字军的领袖。
继承努尔丁的是他年仅11岁的儿子萨利赫,赞吉王朝处于分裂之中。萨拉丁开始向叙利亚和伊拉克扩充套件势力。叙利亚地区的众多将领邀请萨拉丁赴叙利亚主政。1174年10月,萨拉丁从埃及来到大马士革南方的门户布斯拉。
布斯拉地方长官沙姆斯丁以为萨拉丁带的人太少。他对萨拉丁说:"只要大马士革的驻军抵抗你1个小时,周围的村民们就能把你干掉。但是假如你带着钱,事情就简单了。"萨拉丁的随从回答:"我们带了5万第纳尔。"10月28日,萨拉丁兵不血刃进入大马士革。途中大批的大马士革守军出城加入他的队伍。萨拉丁为了安抚大马士革而花了大量的钱财。据他手下的大臣法迪勒说,他把埃及的钱全花在征服叙利亚上了。
萨拉丁一路北上,先后占领了霍姆斯和哈马,12月30日抵达重镇阿勒颇城下,萨利赫就在城里。阿勒颇人出钱请著名的杀手集团阿萨辛暗杀萨拉丁。一天晚上,萨拉丁在军营和诸将进餐,13名阿萨辛杀手突然出现。由于众将保护,萨拉丁安然无恙。一年后萨拉丁再次遭到阿萨辛的袭击。一名杀手刺中了萨拉丁的脸颊,但随即被萨拉丁的部将劈死。另外几名杀手也被杀死。萨拉丁胸前的铠甲被刺穿,脸颊淌著血走回自个的帐篷。
1181年,据守阿勒颇的萨利赫病死,萨拉丁加紧了围攻。1183年,萨拉丁与守城的将领赞吉谈判,提出用5座城市交换阿勒颇。6月11日的夜晚,阿勒颇打开了城门。萨拉丁让守军带走了所有的财宝,自个则表示只要阿勒颇的石头。他将阿勒颇视为"大地的钥匙"。在给弟弟图格特勤的信中,他说:"阿勒颇是叙利亚的眼睛,阿勒颇城堡则是她的瞳孔。"他嘲讽放弃阿勒颇的赞吉说:"我拿了一枚金币,给了他一枚银币。" 1174年萨拉丁进兵叙利亚的时候,以为可以像挤奶一样轻取阿勒颇(阿勒颇在 *** 语中是"鲜奶"的意思)。这个愿望历经8年半才得以实现。
收复圣城
占领阿勒颇使得萨拉丁可以集中精力对付巴勒斯坦地区的十字军。在他看来,叙利亚和埃及就像两个磨盘,会把夹在中间的十字军磨成齑粉。
1187年,萨拉丁集结力量进攻十字军中最强的耶路撒冷王国。7月3日,萨拉丁在太巴列湖西岸附近的海廷包围了十字军。 *** 军队点燃十字军营地周围的灌木丛,浓烟薰得十字军喘不过气来。十字军没有水喝,极度干渴。太巴列湖虽近在咫尺,但是他们却无法冲破 *** 军队的包围。在盛夏的酷热中,大批十字军士兵渴死和热死。4日清晨,十字军将领雷蒙率领骑士发起冲锋,萨拉丁命令军队留出一条缝隙,让他们逃走,然后再合围,将全部耶路撒冷步兵包围起来。最后,耶路撒冷的十字军几乎被全歼。 *** 军队俘虏了十字军统帅居伊·吕西尼安,打碎了十字军鼓舞士气的"真十字架"(基督教圣物之一)。随后,萨拉丁在居伊许诺不再与 *** 对抗后便将其释放。耶路撒冷王国已无力抵挡萨拉丁。经过13天的围攻,耶路撒冷投降。1187年9月2日,萨拉丁选在登霄节这一天进入耶路撒冷,以纪念先知 *** 在耶路撒冷登霄。
与88年前十字军攻克耶路撒冷时大开杀戒形成鲜明的对比,萨拉丁进入耶路撒冷没有杀一个人,没有烧一栋房子。根据受降时签订的协议,耶路撒冷每个男人要缴纳10第纳尔赎金,每个女人缴纳5第纳尔,儿童1第纳尔;无力缴纳的人则成为奴隶。萨拉丁免去了7000穷人的赎金。萨拉丁的弟弟向萨拉丁要了1000名奴隶,随即将他们释放。耶路撒冷主教也随即效仿,向他要了700名奴隶然后释放。最后,萨拉丁自个宣布释放了所有战俘,不要一分赎金。
在十字军占领期间,阿克萨 *** 寺被改为圣殿骑士团的总部,磐石 *** 寺成了教堂。萨拉丁将它们恢复为 *** 寺。磐石 *** 寺金顶上的十字架被拆除,宣礼的声音再次回荡在阿克萨 *** 寺的上空。有人向他建议拆毁耶路撒冷的圣墓大教堂,萨拉丁没有同意。相反,他将耶路撒冷的圣地向所有宗教开放(这和过去十字军入侵截然不同的结局)。
大战十字军
萨拉丁占领耶路撒冷的讯息震动了欧洲。教皇乌尔班三世闻讯后惊愕得心脏停止了跳动。继任教皇格利高里八世呼吁采取行动。十字军的热情再次被激发起来,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红胡子"腓特烈一世、 英格兰国王"狮心王"理查、法兰西国王菲利普以及被萨拉丁释放后违背诺言的居伊,发动了第三次十字军东征。
十字军将主攻目标选在阿卡。1191年6月,理查抵达阿卡。对阿克的围攻已持续了两年。十字军建造了3座巨大的移动攻城塔,用抛石机攻城。从贝鲁特赶来
的 *** 支援舰队被理查的大帆船击沉。7月12日,阿卡守军投降。由于俘虏交不出20万金币的赎金,理查命令将2700名战俘全部斩首。
向耶路撒冷进军很困难,理查过去发誓在征服耶路撒冷之前绝不看它一眼。一次他偶然在山丘上看到了圣城的城墙,只好用盾牌遮住脸,以免背誓。1191年9月7日,理查在阿苏夫会战击败萨拉丁。1192年,双方在雅法大战,不分胜负。战场上,理查的马摔倒在地,具有骑士风度的萨拉丁让弟弟阿迪勒给他送去两匹好马。
大战之后,萨拉丁和理查都病倒了。萨拉丁派人给自个的死对头理查送去了水果,还派去了医生。双方签订和约, *** 占有巴勒斯坦内地,基督教徒占有海岸,耶路撒冷向朝觐的基督教徒开放。理查随即离开巴勒斯坦回国。
1192年9月2日,萨拉丁与十字军统帅会面并同意了为期三年的停战协定: *** 继续拥有耶路撒冷,十字军享有叙利亚海岸线,但是基督徒有权利自由出入圣地。
晚年病逝
1193年2月20日,萨拉丁在大马士革感染了伤寒。他精神恍惚,神志不清,只是偶尔清醒一会儿。恐惧开始在大马士革传播开来,人们都盯着萨拉丁的亲信大臣法迪勒的脸色,以判断萨拉丁的病情。3月3日深夜,萨拉丁病情恶化。法迪勒却不可以整晚陪着他,因为假如他没有像往常那样晚上从萨拉丁的城堡回家,大马士革立刻也会陷入猜测和混乱之中。4日清晨,一位宗教学者在萨拉丁的床前诵读《古兰经》。当念到"他是我的主,除他之外,绝无应受崇拜的。我只信托他"时,萨拉丁脸上露出平静的微笑,溘然长逝。
据 *** 文献记载,他逝世时只留下1个第纳尔及47枚迪尔汗的遗产。萨拉丁临终前,还叮嘱其长子麦利克·艾弗达勒"要敬畏 *** ,要体察民情,要关心百姓疾苦"。1193年3月3日,萨拉丁在大马士革逝世,终年55岁。葬于大马士革伍麦叶大 *** 寺附近, *** 常到其陵墓前拜谒,以示怀念。
打不过,国力没法比,宋朝是GDP最高的朝代,装备当时世界一流。萨拉丁·阿尤布·本(1137年或1138年-1193年),中世纪穆斯林世界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埃及阿尤布王朝首任苏丹(1174年-1193年在位)。萨拉丁因在阿拉伯人抗击十字军东征中表现出的领袖风范、大将风度和军事才能而闻名基督徒和穆斯林世界,在埃及历史上被称为民族英雄。萨拉丁对历史进程的影响主要是夺取了耶路撒冷(耶路撒冷围攻战),使穆斯林和基督徒在这里的争夺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此外,他使埃及重新成为伊斯兰教逊尼派的信仰区,夺取了叙利亚等地,使埃及和西亚广大地区重回到同一政权的统治之下。他为人慷慨,清廉刚正,广受赞誉。
电影萨拉丁有5部。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萨拉丁》讲述了12世纪末,耶路撒冷十字军统帅里诺率军袭击了穆斯林的朝圣队,挑起同埃及的战争,一共有5部,《忠》《任务》《埃及艳后的皇宫》《尼罗河《亚瑟王》。
第三次十字军东征也许是知名度最高的的十字军东征,甚至比第一次十字军东征更令人难忘,因为它包括了欧洲三大国王英格兰、法兰西和德意志国王作为实际参与者。
首先是理查一世,他是一个号称有狮子般雄心的国王,与罗宾汉和至今仍在银幕上和小说中流传的各种传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次是法国的腓力二世奥古斯都,路易七世的儿子,前十字军第二次十字军东征的国王。最后,是伟大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雷德里克·巴巴罗萨,他至今仍被德国人尊为民族英雄(通常都是出于错误的原因)。
失去圣城成为新十字军东征的号召
萨拉丁,埃及和叙利亚的第一位苏丹,阿尤布王朝的创始人
在一代人的时间里,西欧人对近东正在酝酿的危机几乎一无所知:
萨拉丁于1187年7月在哈丁获胜的消息像晴天霹雳一样击中了当时的欧洲人。据历史记载,教皇格雷戈里八世死于心脏病突发,原因是失去耶路撒冷的消息使他心烦意乱。新教皇克莱门特三世即位后立即致力于鼓吹新的十字军东征。他宣称:
这是毫无疑问的!耶路撒冷必须被夺回。它在基督徒手中已经有将近100年了。圣墓教堂,是基督教世界中最神圣的地方。
三位国王积极响应教皇东征的号召
理查一世
英国国王亨利二世立马响应,发誓要进行第三次十字军东征,但他于1189年初去世,他的儿子狮心王理查接替了他的位置。理查继承了整个十字军家族的传统。他通常被认为是一个完美的骑士,一个杰出的将军,一个有魅力的人物,一个伟大的国王。那时候的他正统治着法国60%的领土作为他的附庸。
腓力二世
与此同时,法兰西国王腓力二世(他基本上只统治巴黎及其周边地区)不得不进行十字军东征,部分原因是为了消除他父亲路易七世的耻辱。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如果理查需要十字军东征的话,他不能不被迫去参加十字军东征。
于是,两位国王同意抛开分歧,筹集资金,向神职人员征税,向民众征税,并装备庞大的军队。据现存的史料推测,这些军队可能每人约有15000人。他们装备精良的军队,从韦泽莱出发,到达法国南部港口,准备乘船(通过热那亚、西班牙和意大利的船只)前往巴勒斯坦,解救沦陷的城市。
腓特烈一世
西欧另一位渴望进行十字军东征的重要君主是腓特烈·巴巴罗萨,他可能已经接近70岁了。腓特烈,神圣的罗马皇帝,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战士之一。
这三位国王的兵力加起来可能高达45000人,或者是盖伊国王的三倍,可能是萨拉丁军队(或者至少是萨拉丁野战军)的两倍。问题是把所有的力量都送到圣地。这些部队必须分开,东征的故事有有艰苦的旅程,还有一个融资和装备舰队的问题。因此,第三次十字军东征并不是一次单一的十字军东征,而是零碎的、一系列的。
德国人发起了十字军东征,巴巴罗萨却第一个死了
最早开拔的十字军是腓特烈·巴巴罗萨。他迅速地动员了军队。1189年从雷根斯堡出发,沿多瑙河向君士坦丁堡进军。1190年春、夏,腓特烈率领的十字军东征军在小亚细亚地区行军,在行军过程中扫除了所有的土耳其人的抵抗, 但就在到达塞琉西亚城之前,弗雷德里克在一个峡谷里被水冲走溺死了。 后来,德国人一直传说他在哈茨山脉,在那里他等待着被唤醒,以重新统一德意志民族。
弗雷德里克死后,德国军队就地解散。腓特烈大帝的小儿子和奥地利的利奥波德一起率领军队进入巴勒斯坦。但大多数德国人都回去了,基本上是为了在威尔夫和霍恩斯托芬之间的内战。因此伟大的十字军东征,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来自西欧的军队,同样可能是萨拉丁最担心的军队,从来没有出现过在争夺耶路撒冷的战斗中。
另外两位十字军国王,理查和腓力,在腓特烈的军队顺利前进的一年之后,也离开了西欧。
1191年春天,腓力二世第一个乘船到达阿克。与此同时,理查德却被延误了,那时他忙着在西西里的港口游乐,尤其是赌博和追求其他类型的活动,如竞赛和过节。但当他的部队出航时,这是一支令人印象深刻的舰队。 但是,很不幸的是在途中,理查的舰队在塞浦路斯岛遭遇海难。
理查一世占领塞浦路斯
当时的塞浦路斯岛,严格来说是属于拜占庭帝国的,有一个名叫艾萨克·科姆内努斯(Isaac nenus)的拜占庭总督统治。当理查德的几艘船发生海难时,他立即逮捕了幸存者。他试图引诱理查德的妹妹乔安娜和理查德的妻子纳瓦拉的贝伦加里亚进入他的势力范围,这样他就可以抓住他们,并向英国勒索一些好处。 这是一个非常错误的想法。理查德听到了风声。他在塞浦路斯登陆,立即向主城堡进军。甚至没有比赛。拜占庭人就这样从战场上消失了。理查和他的骑士们占领了这座岛屿。
理查vs萨拉丁
1192年7月21日,十字军凭借理查大胆的指挥,攻占了阿克。这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胜利。理查德显然为此备受西方历史学家赞扬。 在这时候,他犯了一个错误:疏远腓力国王, 腓力国王回国后不久就与理查的弟弟约翰密谋在英格兰和理查的法国领土内发动叛乱。
此外,理查还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得罪了奥地利的利奥波德,利奥波德声称自己代表了德国十字军的残余势力。他试图把自己塑造成与法国和英国平起平坐的人,并把自己的旗帜插在理查的旗帜旁边。理查对此表示轻蔑,拿起旗子扔了下去。利奥波德觉得被冒犯了,最后他和他的十字军战士回家了, 后来理查落到了利奥波德的手里。
十字军东征时期的理查让萨拉丁印象深刻。 从阿克里出发,他率领军队沿着海岸线前进,开始收复城市。他的主要目标是占领雅法,这是与耶路撒冷沟通的传统港口。在通往雅法的阿尔苏夫,萨拉丁投身于一场为时过早的战斗。理查的部队排成纵队前进,他们的弩手、弓箭手掌握着完美的时机,并掌握着骑兵冲锋的时机。
萨拉丁很快意识到他必须谈判,因为战争到后期已经耗不起了。到1191年底,萨拉丁和理查两方都清楚,摆脱这场战争的唯一途径是通过谈判。每个国家都有这样做的政治利益。在1191-1192年的那个冬天,两人之间有了很多军队前的交流。这些交流是极其重要的——理查和萨拉丁彼此钦佩,并把对方尊为伟大的国王。
萨拉丁在哈廷战役后对许多基督教囚犯非常宽宏大量,是一个慷慨的人,在基督教传统中被认为是完美的骑士风度。在12和13世纪后期的文学作品中,萨拉丁甚至被歌颂为基督教骑士精神的化身。他在西方文学中获得了难以置信的慷慨征服者的声誉。
腓力二世的诡计
萨拉丁在此时提出了一项和平条约,表示:他会将所有的旧港口割让给基督徒。耶路撒冷、伯利恒,这些城市对基督徒开放。他们必须是手无寸铁的朝圣者,但他保证所有前往耶路撒冷的朝圣者的安全。同时,还有一项停火协议,有效期为数年。理查不得不接受这个条约,因为他必须回到欧洲,叛乱发生了。
当理查试图穿越德国时,却被利奥波德的人俘虏,并被索要赎金,最后理查被卖给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不得不由他的兄弟无地王约翰赎回。直到1194年,理查才回到英国,不甘寂寞的理查通过阴谋政变将约翰流放。重新成为国王后的理查在英国只作了短暂停留,又重返欧洲大陆,继续同法王腓力二世角逐。最后,据史料记载,在战争中中箭而亡。
结语
理查去世了,作为一个伟大的十字军战士,一个伟大的战士,一个杰出的将军,也许可以和波西米亚人相提并论, 但是,他不是一个特别杰出的国王。 为了追求十字军的荣耀和对耶路撒冷的虔诚,他牺牲了自己王国的利益。
腓力·奥古斯都带着污点从十字军东征中走了出来,他利用了理查和约翰之间的分歧,最终征服了金雀花王朝的大部分在欧洲大陆的领土,尤其是1204年的诺曼底,建立了法国的君主制。 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腓力二世·奥古斯是更伟大的国王。
最后,用一段话来概括第三次十字军东征:不仅虎头蛇尾,而且令人失望!
欧洲三个最伟大的国王用举国之力出兵征伐,最后他们得到了什么?对于英法德三国来说只是得到了休战,以及可以进入耶路撒冷和伯利恒。值得提出的是,没有花费太多力量的意大利城邦获利更多,尤其是威尼斯人和热那亚人。因为那些港口又回到了基督教的控制之下。
国王(6)理查(1)耶路撒冷(1)
萨拉丁是埃及阿尤布王朝的开国君主,,中世纪穆斯林世界著名 军事 家、 政治 家。下面是我搜集整理的萨拉丁的 故事 ,希望对你有帮助。
萨拉丁的故事
萨拉丁出生于1138年,8岁的萨拉丁跟着父亲来到了大马士革,在那里度过了他的青少年时代,而处在这样的一个动荡时代,萨拉丁确实变得少年老成,而他对于大马士革也有了别样的感觉,这对于他最终埋葬在大马士革有很大的关联。
萨拉丁从小就立志要在埃及恢复逊尼派的统治,以及推进对十字军的圣战。二十六岁的萨拉丁跟随自己的父亲开始了征战之路,虽然奖金三年都以失败告终,但他第一次在战场上得到了锻炼。之后命运之神一直保佑着萨拉丁,在1169年之后,施尔科暴毙身亡,萨拉丁继任宰相一职。在萨拉丁站稳脚跟之后,开始了自己的大计划,先是改变了埃及什叶派占主导的局面,清除了埃及和本地的将领,萨拉丁的势力越来越大,以致于当时没有一个帝国的军力可以和他相比,因此萨拉丁摆脱了宗主的阴影,并取而代之,成为抗击十字军的领袖。
萨拉丁执政期间,实行了一些列富国强兵的政策,促进了阿尤布王朝经济和 文化 的快速发展。使得阿尤布王朝成为一个经济实力和军事能力都十分强盛的王朝。他在位的二十四年里,有十六年是在战马上度过的,他的伟大不仅仅是他创立了阿尤布王朝,难能可贵的是他一生都廉洁无私,生活也十分的简朴,还一直都以百姓的生活疾苦为重中之重。1193年3月3日,萨拉丁在大马士革逝世,享年五十五岁。
萨拉丁和狮心王的故事
萨拉丁和狮心王其实是作为敌对双方的首领,为了各自的国家疆土进行各自的荣誉之战,但狮心王似乎对萨拉丁的能力和为人都比较不屑一顾,这在作战的时候,这种心态就 决定 了战争的输赢,但由于两人都是英雄,能争善斗,反而惺惺相惜,被人称赞。
萨拉丁,不仅仅是伊斯兰世界的英雄,在西方人眼中的萨拉丁也被视为骑士精神的楷模。由此可见,萨拉丁的精神和作为都获得了大家的赞誉和肯定。
狮心王,理查一世,是英格兰金雀花王朝的第二位国王,有“最完美的骑士”美誉之称。他也有欧洲战神的称号。在他登基不久后,由于伊斯兰教的萨拉丁攻下了耶路撒冷,引起了欧洲____世界的震惊,于是狮心王理查一世与法国国王、罗马帝国的国王一同发起了第三次十字军东征。在进军耶路撒冷的时候,狮心王理查一世遭到了萨拉丁的抵抗而未果,但他与萨拉丁之间英雄惜英雄的情操被后人传为美谈。1192年,狮心王理查一世以基督____以自由进出耶路撒冷为条件,与萨拉丁议和回国。
传说 亨利六世将理查一世关押进一个有狮子的房间,想要理查被狮子吃掉,却没有想到理查将手从狮子的喉部伸进,将狮子的心脏取出,在众人眼前将狮子心脏吃掉,因此理查一世被人叫做狮心王。
萨拉丁的成就
不可否认,萨拉丁最大的成就莫过于建立埃及阿尤布王朝和 成功 夺回耶路撒冷,萨拉丁戎马一生,用自己的力量,使得百姓获得了长时间的稳定生活,对百姓生活疾苦的关心也使得他成为最受欢迎的统治者之一。
萨拉丁,因为在阿拉伯人抗击十字军东征中的表现十分出色,卓越的领导风范和骑士风度使得萨拉丁威名远扬,在埃及 历史 中被称为民族英雄。1171年9月,努尔丁去世,萨拉丁受近卫军支持发动政变。1174年成功夺权,穆斯林教长们宣布他继位为哈里发,封号素檀。阿尤布王朝从此建立。而萨拉丁最大的最重要的成就还不仅仅是这些,萨拉丁对历史进程中影响最大的就是夺取了耶路撒冷,使得穆斯林和____徒在这里的争夺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
除此之外,他使得埃及重新回到了伊斯兰教逊尼派的大家庭中,这就是他年轻时候的愿望,萨拉丁用它戎马一生的战果完成了他心目中的最大目标,这样的坚持令人敬佩。萨拉丁在夺取了叙利亚等地之后,使埃及和西亚广大地区重新回到了统一的统治之下。
在萨拉丁执政的这二十四年里,萨拉丁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上都有很大的建树,通过各方面的发展,使得阿尤布王朝的国民对萨拉丁有着虔诚的崇敬和爱戴。在他临终前,萨拉丁还嘱咐自己的长子要“敬畏真主、体察民情、关心百姓疾苦”。1193年,五十五岁的萨拉丁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
看了“萨拉丁的故事”的人还看了:
1. 萨拉丁的生平是怎样
2. 埃及历史发展阶段是怎样的
3. 2017男生霸气微信网名
4. 世界上威力最大的刀
5. 狮心王理查的简介
6. 狮心王理查一世是谁
萨拉丁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萨拉丁是谁、萨拉丁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