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知名专家最多的篮球教材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知名专家最多的篮球教材是哪一个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张 卫 平
(1950-) 北京人。运动员、教练员。中锋知名专家最多的篮球教材,身高1.93米。
1965年入选北京青年队。先后代表北京青年队、北京队、国家队参加国际比赛达200余场。曾获第七届亚运会第3名知名专家最多的篮球教材,第八届亚运会冠军,第八、第九、第十届亚洲锦标赛冠军,第八届世界男篮锦标赛第11名。他个人攻击意识及得分能力较强,内线技术全面熟练。被选为第八届世界男篮锦标赛最佳运动员和第九届亚洲锦标赛最佳阵容。
1983年任北京青年男篮主教练,1984年至1985年任北京女篮主教练,1985年任国家男篮教练。
撰写了《篮球运动员意志品质知名专家最多的篮球教材的分析》、翻译《策应打法成功的诀窍》、《篮球运动实用方法》等书。1999年被选为新中国篮球运动50杰之一。
宫 鲁 鸣
(1957-) 江苏徐州人。运动健将,核心后卫,身高1.72米。
1973年选入江苏省代表队,获全国中学生运动会男篮冠军。1976年代表江苏省男篮参加全国甲级联赛、全国锦标赛和两届全运会篮球比赛,多次名列全国第2、第3名。1977年代表中国中学生参加世界中学生比赛获得第八名,1981-1990年曾入选国家队参加日本麒麟杯、罗马尼亚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日本国际邀请赛、捷克斯洛伐克大奖赛。参加1986年第11届世界男篮锦标赛和第10届亚运会。1990年第11届世界男篮锦标赛和第11届亚运会篮球比赛,1988年第24届奥运会男篮比赛。1977年在江苏省青年队时该队曾荣获集体二等功,1983年第五届全运会他评为最佳抢断球手,1984年成都全国联赛获最佳远投、抢断球两项技术奖。
他的个人技术特点知名专家最多的篮球教材:技术较全面,控制支配球能力强,比赛经验丰富,善于组织反击,战术意识强,快攻推进迅速,传球及时、准确,有较强的攻击力,远投较强,防守脚步动作灵活,观察面广,协防补防能力强,拼劲足,作风顽强。1987年第六届全运会他被评为最佳后卫和最佳远投手。
他现在为中国女篮主教练。1999年被选为新中国篮球运动员50杰之一。
匡 鲁 彬
(1956-) 黑龙江呼兰人,国家队著名后卫,身高1.93米。
曾代表武汉部队篮球队、"八一"篮球队,多次取得全国冠军称号。1978年选入国家队,获第8、9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第11名和第12名,获第9届、第10届亚运会冠军和亚军,1979、1981和1983年第10、第11、第12届亚洲锦标赛冠军、1984年第23届奥运会第10名。他攻守兼备,技术全面,中距离跳投准确,是国家男篮的主力队员。1983年第12届亚洲篮球锦标赛上被选入亚洲明星队。
1987年在"八一"男子篮球队任教练员兼队员。从八一队转业后到国家体委篮球处工作,并于2001年任国家体育总局篮球中心运管部主任。多次担任国字号队伍领队获得亚洲锦标简慧赛冠军。1999年被选为新中国篮球运动50杰之一。
田 国 庭
(1942-) 浙江上虞人。国际裁判员。1958年从事篮球裁判工作,1965年批准为国家裁判员。参加第一至第五届全运会篮拦毕答球比赛裁判工作,第三、四、五届全运会担任篮球副裁判长,1978年批准为国际裁判员。自1960年以来,担任国际比赛裁判100多场。包括1980年第六届亚洲青年男女篮球锦标赛、1983年世界青年男女数咐邀请赛、1985年美国举行的第一届世界青年女篮锦标赛和1986年亚洲第十届亚运会等裁判工作。
现任中国篮球协会委员、竞赛裁判委员会副主任、江西篮球协会委员、江西省第五届人大常委会常务委员。撰写有关篮球规则和裁判法专业文章多篇。1999年被选为新中国篮球运动50杰之一。
吴 忻 水
(1944-) 浙江宁波人。身高1.78米,运动健将,"八一"男篮队长。1980年全国十佳运动员之一。自幼随父练篮球。60年代先后进济南部队、南京部队篮球队。1965年选入"八一"队。1972年入国家队。他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勤学苦练,形成了"快、活、狠、准"的独特风格,是场上核心后卫。1979年在同美国大学生明星队的两场比赛中表现突出,以其快速突然、灵活多变的技巧、顽强拼搏的精神,带领全队团结奋战,连挫美国大学生明星队。他还作为中国男篮的主力队员参加了第十、第十一届亚洲男篮锦标赛,并获得冠军。
1980年起任"八一"青年男、女篮教练。1999年被选为新中国篮球运动50杰之一。
穆 铁 柱
(1949-) 山东东明人,身高2.28米。"八一"男篮队员。运动健将。全国优秀高大中锋。1971年入济南部队篮球队。1973年入"八一"队。1977年任国家队主力中锋。
他进攻腹地具有强大威胁,善于同外线队员做策应配合,为内外进攻创造投篮时机,具有单手握球远传和单手握球作传、投假动作的能力,多次代表解放军队和国家队参加国际比赛,是第九、第十、第十一届亚洲篮球锦标赛中国队的主力中锋,曾代表"八一"队参加世界俱乐部锦标赛获亚洲区冠军,是"八一"男篮两胜美国大学生明星队的内线实力人物。1999年被选为新中国篮球运动50杰之一。
钟 添 发
(1938-)广东东莞人,武汉体育学院篮球教授。1960年毕业于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系本科。曾多次代表湖北男篮参加全国比赛和国际比赛。技术全面、身体素质好,曾打破湖北省田径五项全能纪录。从事篮球教学训练与科研,多有建树。由他组建与训练的武汉体院运动系女子篮球队,1979年和1982年两次获得全国体院篮球比赛冠军,为湖北队和武汉部队队输送了一批优秀篮球选手。编著《篮球训练》一书,先后发表近30篇论文和专业文章。《篮球心理训练刍议》论文获湖北省体育科学学会优秀论文二等奖。他参与撰稿及编导的"篮球技术教学"影片获中国篮球协会一等奖,《中国篮球史》编写组成员。被选为"湖北科技精英"。
1983年任武汉体院院长,湖北省五届人大代表,湖北省高校体协副主席,湖北省篮协副主席,湖北省高教学会理事,中国培养篮球研究生会理事长。
20世纪九十年代,调入北京,任国家体委一、二司司长,后任计划财务司司长。运动项目中心成立后,任国家体育总局小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他曾担任过中国篮球协会副主席。1999年被选为新中国篮球运动50杰之一。
高 才 兴
(1941-) 江苏常州人。现为南京军区体工队篮球教练,我国著名国际级篮球裁判员。1959年起从事篮球裁判工作,1962年被批准为国家级篮球裁判员。1961年至今近30年来共担任了300多场国际比赛的裁判工作和担任国内高水平篮球比赛2000余场的裁判,多次担任全国篮球比赛的正、副裁判长,1978年被国际篮联批准为国际级篮球裁判员。高才兴在裁判工作中执法公正、严、准,反应敏捷、果断,被誉为篮球竞赛公正的法官。
高才兴临场经验丰富,理论研究有较深的造诣,近几年来致力于培养年轻裁判的工作,多次受中国篮协委托为国家级裁判员考试的考官,两次被国家体委评为全国体育优秀裁判员。曾主编《篮球裁判法》,翻译了国际篮联最新的《篮球裁判员手册》。多次参加了《篮球竞赛规则》的编审工作,发表了100多篇文章。现为中国篮协委员,中国篮协竞赛、裁判委员会副主任、南京市篮协顾问、军校体育教材审编委员。1987年被聘为河南大学体育系体育专业副教授。1992年被武汉体育学院聘为篮球客座教授。1999年被选为新中国篮球运动50杰之一。
田 文 惠
(1942-)河北深县人。运动健将。后卫,核心队员,身高1.64米。1958年至1973年先后代表贵州女篮、中国青年女篮和中国女篮出访过罗马尼亚、古巴、苏联、法国、卢森堡、波兰、智利、朝鲜等国。迎战来访的捷克斯洛伐克、古巴、加拿大、罗马尼亚、南斯拉夫、美国等队。
1963年获第一届新兴力量运动会和第一届亚洲新运会冠军,1973年获哈瓦那四国邀请赛和意大利第八届海峡杯邀请赛亚军,评为最佳后卫。她技术全面,快速灵活,行进间传接球技术好,突破分球能力强,攻守能力兼备,特别是防守中抢、断、打球能力较强,临场组织进攻头脑清醒。1974年退役,调国家体委机关工作。长期从事青少年的训练管理工作,并任助理巡视员。1999年被选为新中国篮球运动50杰之一。
郭 永 林
(1954-) 辽宁大连人,身高1.91米,"八一"男篮队员,运动健将,优秀前锋,有"神投手"之称。
1971年入辽宁青年篮球队,1973年入武汉部队篮球队,1978年选入"八一"队,1979年为国家队主力前锋。擅长跳起高手头上、高手头侧、高手后仰和空中变向等多种形式的中远距离投篮。在对方严密防守时突然跳起的投篮命中率达58-60%。全国联赛平均每场得30分左右。"八一"男篮两胜美国国家队,他每场得20分以上。在第10、第11届亚洲篮球锦标赛上,他是中国队主要得分手。1979年黑海杯比赛,他也是得分最多的队员。1980年参加世界俱乐部锦标赛亚洲区比赛,被评为最佳运动员。1999年被选为新中国篮球运动50杰之一。
修 丽 娟
(1957-)吉林人,优秀运动员,中锋,身高1.83米。
曾任国家女篮副队长。她动作稳健,既能在人丛中拔起投篮或拼抢篮板球,又能机警地为同伴作掩护和敏捷参与快攻。在高大队员中,她是不可多得的多面手。无论是进攻或防守,她都能做到动作简练,不拖泥带水。在中国女篮的国际征战中,她屡建功劳。
他从吉林出来后,到广东深圳继续发展自己的篮球事业。1999年被选为新中国篮球运动50杰之一。
李 亚 光
(1958-) 江苏省镇江人。著名篮球攻击型后卫,身高1.88米,运动健将。
他1975-1977年代表重庆市,1977年代表四川省男子篮球队参加全国比赛,1980年入选国家男篮二队,1981年入选中国男子篮球队。之后,李亚光曾多次代表国家出访和参加国际邀请赛、亚洲与世界性重大比赛,1981年和1983年中国男篮分别获得第11届世界大学生和第12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男子篮球比赛第11名和第5名,1983年和1985年分别获得第 12、13届亚洲锦标赛的第1名和第31中,1982年和1986年曾获第9届和第10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第11名和第9名,1984年在第23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男子篮球比赛中,获第10名。李亚光的技术特点是,攻守技术全面,中远距离投篮准确,突破能力强。在比赛中表现出顽强拼搏的战斗作风,不畏强手敢打敢拼,有"拼命三郎"的美称。
他个人攻击能力强,投篮准确、有效,攻击区域比较大,有一定的3分远投的准确性。比赛总能政党发挥,能外能里,经常偷袭和迂回于内,外线出奇制胜攻击对方,机智灵活,比赛意识强。李亚光多次被评为"神投手",曾在四川省被评为"十佳运动员"。1986年,李亚光随中国男子篮球队赴西班牙巴塞罗那参加第10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他与队友们发挥了顽强的拼搏精神,由世界24支篮球劲旅中冲杀出来,终于取得第9名的好成绩。李亚光为中国男篮的出线和获得较好的成绩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并被选入世界男篮最佳阵容。现为中国篮协副主席。1999年被选为新中国篮球运动员50杰之一。
宋 晓 波
(1958-) 北京人。优秀运动员之一。前锋,身高1.82米。国家女篮队长。
她17岁便成为国手,在1976年第6届亚洲女篮球锦标赛上初露头角,在与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的一百多场国际比赛中,多次被评为最佳选手和优秀运动员。她技术全面,擅长过人突破,跳投出手角度多变,底线穿插灵活,是一名攻守俱佳的选手。1979年和1983年代表北京市获第4、第5届全运会冠军,1983年代表中国女篮参加第9届世界女篮锦标赛获第3名,被选入世界女篮最佳阵容,第3号最佳投篮手。1985年参加第9届亚洲女篮锦标赛对南朝鲜队和日本队两役,她一人投进35分,为夺得亚洲锦标赛金杯立下大功。
1985年出任国家女篮助理教练。1999年被选为新中国篮球运动员50杰之一。
孙 凤 武
(1962-) 江苏淮安人。国家男子篮球队主力队员,核心后卫,身高1.85米。
1980年从江苏省队选入国家青年队,1983年为国家男子篮球队主力后卫。他技术全面,运球、突破能力强,行进间传接球技术熟练,投篮准确,战术意识和组织能力强。1983年第五届全运会评为优秀得分手,同时在亚洲篮球锦标赛被选为亚洲最佳阵容,最佳防守队员。曾获江苏省体育荣誉将。1999年被选为新中国篮球运动50杰之一。现任国家女篮二队主教练。
王 立 彬
(1963-) 天津人。亚洲明星运动员之一。中锋、前锋,身高2.01米。
1977年选入陕西青年队,1980年选入中国青年队,1981年选入国家男篮。1980年和1982年代表国家青年队获亚洲青年锦标赛冠军和亚军。1982年代表中国队参加第九届世界男篮锦标赛获第11名。1983年获第12届亚洲男篮锦标赛冠军,1984 年在洛杉矶第二十三届奥运会上中国男篮获第10名。1986年在第十届世界男篮锦标赛上获得9名和第十届亚运会冠军。
他灵活多变,篮下攻击力强,外围中距离跳投较准,是一个"盖帽"能手。1985年全国甲级联赛被选入全国最佳阵容,1983年在第十二届亚洲男篮锦标赛中被评为亚洲篮球明星。
邱 晨
(1963-) 江苏人。运动健将,优秀女篮队员。后卫,身高1.80米。
自1978年起先后代表空军队、解放军队、国家青年队和国家女篮队,参加1982年第九届亚运会获冠军,1983年世界锦标赛上获第3名。1984年在第二十三届奥运会上获铜牌。在1986年亚洲女篮锦标赛和第十届亚运会上获冠军,第十届世界女篮锦标赛第5名。
她身体素质好,作风勇猛顽强,基本功比较扎实,控制支配球的能力强,善空切、运球突破和跳投。多次参加国内外比赛,被选入全国"最佳阵容",并获"最佳投手奖",两次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和新长征突击手。1999年被选为新中国篮球运动50杰之一。
陈 月 芳
(1963-2001) 宁夏人。中国女篮主力中锋。身高2.08米,体重120公斤。
1977年选入兰州部队篮球队,1978年进"八一"队,1980年入选国家女篮。作为主力中锋代表国家队多次参加国际重大比赛,1982年获亚运会冠军,1983年获世界女篮锦标赛第3名,1984年获第二十三届奥运会第3名。
她篮下攻击,特别是篮下左侧接高吊球投篮威力很大,为我国女篮主要是分手之一。
柳 青
(1965-) 黑龙江人。中国女篮优秀运动员,中锋、前锋,身高1.88米。
原是黑龙江省篮球队队员,弹跳出众,助跑摸高达3.10米,抢篮板球能力强,身体素质好。选入国家队后第1次参加亚洲锦标赛,就获得了"敢斗奖"。1982掉第9届亚洲女篮锦标赛时为中国女篮夺得金杯立下汗马功劳。1983年参加世界女篮锦标赛获第3名。1984年在洛杉矶第23届奥运会上又获铜牌。1986年世界女篮锦标赛上获第5名。第10届亚运会上获冠军。
简单概括如下知名专家最多的篮球教材:
新中国篮球名人:穆铁柱 (12/7 3:10)
新中国篮球名人:杨伯镛 (12/7 3:10)
新中国篮球名人:钱澄海 (12/7 3:10)
新中国篮球名人:吴忻水 (12/7 3:9)
新中国篮球名人:郭永林 (12/7 3:9)
新中国篮球名人:孙凤武 (12/7 3:9)
新中国篮球名人:宋涛 (12/7 3:8)
新中国篮球名人:张勇军 (12/7 3:8)
新中国篮球名人:刘玉栋 (12/7 3:7)
新中国篮球名人:胡卫东 (12/7 3:7)
新中国篮球名人:陈月芳 (12/7 3:6)
新中国篮球名人:郑海霞 (12/7 3:6)
新中国篮球名人:邱晨 (12/7 3:6)
新中国篮球名人:丛学娣 (12/7 3:5)
新中国篮球名人:柳青 (12/7 3:4)
我买过的是一本《跟专家练----篮球》,里面讲了许多规则及判罚。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马振洪 主编、价格:34.60元
或者到书店里面找吧,肯定能找到。
另外这是我粘贴过来的,你看看行不行。
下面的一点知识,能对篮球爱好者一点启发.
篮球裁判法与竞赛规则
14 篮球裁判方法和技巧
14.1 对篮球裁判员的基本要求
14.1.1 政治素质:严肃认真,公正准确。
14.1.2 业务素质:精通规则和裁判法;掌握篮球技术和战术;了解篮球运动的发展状况;不断更新知识;了解判罚尺度;提高裁判水平。
14.1.3 心理素质:有自信心,有胆量,有良好的心情,有良好的注意力,临场态度审慎宽容。
14.1.4 身体素质:速度快,耐力好。
14.2 比赛前的准备
按时到达比赛地点。开好准备会。做好身体准备活动。检查比赛设备。监督球队的热身练习。确定球篮与球队席位。选择比赛用球。前十分钟主裁检查记录表。
前六分钟介绍运动员等。前三分钟运动员最后的准备。前一分钟主裁持球进入赛场。
14.3 比赛的开始和结束
14.3.1 比赛开始:主裁用握手明确双方队长;主裁与副裁联系;主裁面对记录台在两名跳球队员之间将球垂直抛起;副裁核实拍球是否合法;副裁做开表手势并做前导裁判;主裁做追踪裁判;
14.3.2 比赛结束:当记录台发出比赛结束的信号时,主裁立即鸣哨宣布比赛结束,副裁拿球,两人一起走到记录台。检查计时钟核对记录表,由计时员、30秒钟计时员、记录员、副裁、主裁依次在记录表上签字。
14.4 裁判员的占位和责任
14.4.1场地责任的划分:如图。追踪裁判重点负责1、2、3、5、6区;前导裁判重点负责4、5、6区。
6 5 4 1 2 3
14.4.2 追踪裁判的占位:要在球的左后方站位,离球大约3---5米,并找好视角(队员之间的空间)。
14.4.3 追踪裁判的责任:不断移动,注意插进(球向篮下或端线推进时);观察球的飞行,判断球是否中篮;负责左侧边线、中线(球回后场的可能性)和30秒钟装置;追踪变前导时要侧身跑观察比赛;
14.4.4 前导裁判的占位:快速位于比赛的前方,在其左侧的 3 分线和其右侧的限制区边缘之间的端线外移动。
14.4.5 前导裁判的责任:负责右边线和端线;三分投篮时作出手势;判罚粗野行为(附带的接触不判犯规)。
14.5 出界和掷球入界
当球出界时,分管裁判立即鸣哨,举手以停止计时钟,指出掷球入界队的比赛方向(看不清哪方使球出界时,可寻求帮助或争球)。裁判员递交球给掷球队员并检查掷球入界的情况,在距违犯最近的边线或端线(篮板后除外)将球掷入界内,球入界作开表手势。另一裁判观察场内其他队员的情况。
14.6 投篮情况
14.6.1 球的飞行:追踪裁判负责球滚此的飞行,前导裁判观察离开球的情况。宣判裁判决定中篮是否得分。得分队的队员不必触及球,警告不超过1次,在第1次出现时就可宣判技术犯规。
14.6.2 攻、防中的干扰球:在投篮中,球下落并整体在篮圈之上,在球触及篮圈之前或球明显不会触及篮圈之前,攻、防队员都不得触及球。守方触球得分有效,掷端线球。攻方触球违例,由守方掷边线球。
14.6.3 三分投篮:三分试投,追踪裁判打出试投手势(举起伸出三指的一只手臂)。如果投中,就举起双臂表示成功。队员在4区试投三分,前导裁判要协助同伴。三分线不是三分投篮区的一部分。
14.7 手势和程序
14.7.1 手势:指明源裂比赛中发生了什么情况。对任何违犯只须吹一次洪亮而干脆的口哨,同时做停表手势(向上伸直手臂,犯规握拳,违例手指伸开并拢)。手势与眼同高、离开身体、在离记录台 6 至 8 米的空间做出。
14.7.2 违例:负责此违例的裁判----(1)鸣哨停表;(2)指出违例类型(球出界除外);(3)指出比赛方向。(裁判递交球,掷界外球继续比赛)
14.7.3 犯规:负责此犯规的裁判员:(1)鸣哨停表,另一臂指向犯规队员的腰部(2)移向记录台,报告犯规队员的号码(3)指出犯规类型(4)指出罚球次数或比赛方向。(手势完成后,裁判员交换位置。
14.7.4 控制大裂迅球队犯规:(1)鸣哨停表(2)握拳指向犯规队球(3)报告犯规队员的号码,做带球撞人手势(4)握拳指向比赛方向
14.7.5 犯规和成功的投篮:宣判犯规的裁判----(1)鸣哨停表,确认投篮算得分。(2)报告犯规队员的号码。(3)指出犯规类型。(4)指出再判给一次罚球。
14.7.6 双方犯规:(1)鸣哨做出双方犯规的手势。(2)分别报告犯规的球队和队员。(3)掷界外球或跳球继续比赛。
14.7.7 犯规后的裁判员占位:一裁判宣判犯规,另一裁判注意场上队员并拾球移向比赛重新开始的地方。两裁判交换位置。
14.7.8 两裁判员宣告犯规:两裁判员大约同时鸣哨判一个犯规,先联系,再由最靠近的裁判员或比赛朝其运动的裁判员处理这一宣判。
14.8 罚球
14.8.1 追踪裁判的责任:(1)进入罚球区(就不准换人或暂停)做出罚球次数的手势,将球递交给罚球队员;(2)注视罚球队员;(3)注视其对面罚球区站位的队员们;(4)计算 5 秒;(5)注视球的飞行和在篮圈上的球;(6)确认罚球是否成功;(7)管理多次罚球中的第一次罚球。
14.8.2 前导裁判的责任:位于端线后两脚分别站在罚球区延长线的两侧。(1)注视其对面罚球区站位的队员们;(2)负责管理第2次以后的罚球,或犯规和中篮后仅有的1 次罚球。
14.8.3 没有队员在位置区的罚球:执行两罚一掷时,队员不沿罚球区站位。由宣判裁判管理罚球,另一裁判站在记录台对面边线的中点处,准备执行掷界外球。
14.9 暂停和替换
14.9.1 暂停的管理:某队请求暂停,记录员应在球成死球并停止比赛计时钟时(如果一裁判员正在报告犯规,要等报告结束),用信号通知裁判员。信号发出前,暂停可撤消。靠近记录台的裁判员管理暂停。另一裁判员应持球站在将重新开始比赛的地方。如在靠近球队席处继续比赛,他应先到端线处,等暂停结束再进来。请求暂停后,对方投篮得分,可获得暂停。记录员发信号,计时员停表。
14.9.2 替换的管理:记录员发出替换信号后,靠近记录台的裁判员管理这次替换。替换后一队在场上参加比赛的队员要有5名,责任是教练员的,而不是裁判员的。裁判员要尽快使比赛从新开始。
13 篮球竞赛规则
13.1 球场尺寸和器材
13.1.1 球场尺寸:长28米,宽15米(内沿量起)。所有线宽5厘米。长叫边线,短叫端线。场内三个圆圈的半径都是1.80米。
13. 1.2 器材:球篮包括篮圈和篮网。球充气后,要求从1.80米的高度(底部量起)
落下,反弹在1.20--1.40米之间(顶部量起)。
13.2 工作人员以其职责
13.2.1 主(副)裁判员的服装:灰色上衣,黑色长裤,黑色篮球鞋和黑色袜子。
13.2.2 主裁判员的权力:任何争议,要作出最终的决定。
13.2.3 裁判员:发生违犯时的职责:鸣哨、停表;用手势宣告发生了什么违犯(如犯规要登记并举犯规次数牌);重新开始比赛(掷界外球或罚球)。
13.2.4 记录员的职责:登记队员姓名和号码;记分;记录队员、教练员的犯规,举犯规次数牌;通知裁判暂停或换人,登记暂停等。
13.2.5 计时员的职责:按规则规定掌握比赛时间的运行(计时钟的动和停)和停止的时间:每半时开始,暂停结束。
13.2.6 30秒钟计时员的职责:一队员一获得控制活球,就开动30秒钟装置。球队一控制球结束,就停止30秒钟装置。
13.3 队员、替补队员和教练员
13.3.1 球队:主队(秩序册中队名列前的队)穿浅色服装(最好白色),客队(秩序册中队名列后的队)穿深色服装。球队要使用4至15的号码。
13.3.2 教练员的职责和权力:在比赛前20分钟要将队员姓名、号码,以及队长、教练员的书面名单送交记录员。指明开始上场的5名队员。是唯一可与记录台联系的代表。队长可以担任教练员。
13.3.3 队员和替补队员:必须把他们的背心塞进短裤内,一体的服装是允许的。不得佩带对其他队员有危险的装备。后背的号码至少高20厘米,前胸的号码至少高10厘米,号码的宽度不得少于2厘米。
13.4 时间通则
13.4.1 比赛时间:上下半时,每半时20分钟。或4节,每节12分钟。
13.4.2 开表:跳球,球被合法拍击时;罚球未中,球触及场上队员时;掷界外球,球触及场上队员时。
13.4.3 停表:在半时、一节或决胜期时间终了时;裁判员鸣哨时;30秒信号响时;得分而对方已请求了暂停时;在比赛、决胜期最后2分钟期间,投篮得分时。
13.4.4 30秒钟规则:一队员控制一个活球时,该队应在30秒内投篮,否则违例。
13.4.5 要登记的暂停:暂停的时机----死球且停表时;对方投篮得分时;裁判员报告犯规完毕时。40分钟的比赛,每队在上半时可要2次暂停,下半时可要3次暂停。 48分钟的比赛,每队在每半时(2节)可要3次暂停。每一决胜期可要1次暂停。
13.4.6 决胜期:40或48分钟内的比赛结束得分相等,要延长5分钟为决胜期继续比赛,必要时可进行几个决胜期,直到分出胜负为止。决胜期是下半时或第4节的继续,要跳球开始。
13.5 比赛通则
13.5.1 比赛开始:上场队员不满5名,比赛不能开始。比赛以跳球开始。下半时双方要交换球篮。
13.5.2 活球:当:跳球时球离裁判员手时。罚球时罚球队员可处理球时。掷界外球时掷界外球队员可处理球时。
13.5.3 死球:任何中篮时;裁判员鸣哨时;罚球后还有罚则时。
13.5.4 队员和裁判员的位置:取决于他们所接触的地面。
13.5.5 跳球:任一跳球队员不能抓住球或触及球超过2次。如几名队员紧握球,不采取粗野动作,谁都无法获球时,判争球。
13.5.6 控制球:队员控制球:拿着球或运着一个活球或掷界外球时掷界外球队员可处理球时。球队控制球:该队队员控制球或球在同队队员之间传递时。
13.5.7 队员在做投篮动作:将球投、扣或拍向对方球篮开始得分尝试时。原地投篮,得分尝试继续到球离手。跳起投篮,得分尝试继续到双脚落地。
13.5.8 掷界外球:球中篮后,掷界外球的对方队员不得触及球(无意除外),否则技术犯规。掷界外球的队员不得:在球离手前从裁判员指定的地点横向移动超过正常的一步;球离手的时间超过5秒;掷球越过篮板;从前场掷到后场;否则判给对方掷界外球。如界界外区域到障碍物不足2米,任一队员不得站在距掷界外球的队员1米之内。
13.5.9 替换:当死球且停表时;裁判员报告犯规完毕时,替补队员可请求替换。一队违例后不得首先提出替换(任一队犯规、暂停例外)。在比赛、决胜期最后2分钟期间,投篮得分时不得替换。罚球队员可被替换。如场上出现某队多于5名队员时,若仅有5名队员的队控制球,等比赛告一段落再停止比赛来处理;若有6名队员的队控制球,比赛应立即停止。判给对方队两罚一掷。
13.5.10 比赛因弃权告负:过了比赛开始时间15分钟球队未出场或能上场的队员不足5名时,和其他阻碍比赛正常进行的行为。罚则:判对方胜(20:0),弃权队名次排列记0分。
13.5.11 比赛因缺少队员告负:某队场上队员少于2人,判该队因缺少队员告负。罚则:获胜队比分领先,则以比赛停止时的比分作为结局。否则记获胜队以2:0的比分获胜。
13.6 违例
13.6.1 违例(违犯规则)的罚则:违例的队失去球权,若中篮无效。由对方队在发生违例的最近地点掷界外球(篮板后面的地方除外)。
13.6.2 队员和球出界:当队员接触边(端)线或以外的地面,或其他物体,即是队员出界。当球触及界外的人或物、篮架、篮板背面或上方和篮板背面的任何物体,即是球出界。球出界前最后触及球的队员是使球出界的队员。
13.6.3 运球规则:控球队员运球后,双手同时触球或使球在一手或两手中停留的瞬间运球即完毕。连续投篮、漏接、抢球中的挑拍、拍击别人控制的球、拦截传球不算运球。第一次运球结束后不得再次运球,除非他投篮、球被对方拍击、传球或漏接球触及了另一队员。队员不得掷球打篮板后首先触球(投篮除外)。
13.6.4 带球走规则:定义----中枢脚不离开与地面的接触点时出现了旋转或改变了接触点。中枢脚的确定:接球前(后)双脚同时着地,可用任一脚作中枢脚,一脚抬起的一刹那,另一脚就为中枢脚。接球前一脚着地,接球后另一脚着地,则先着地的脚是中枢脚。在传球或投篮中,中枢脚可抬起,但在球离手前不能再落地。运球开始时,在球离手前中枢脚不能抬起。当一名队员持球跌倒或躺(坐)在地上获得球后,在地上移动或试图站起来,这是违例的。
13.6.5 3秒钟规则:某队控球,该队队员不得在对方的限制区内停留超过持续的3秒钟。若接近3秒时,他试图离开限制区或运球投篮、他或同伴正在做投篮动作,必须予以默许。
13.6.6 被严密防守的持球队员:要在5秒钟内传、投、滚或运球。否则违例。
13.6.7 10秒钟规则:某队控球,必须在10秒钟内使球从后场进入前场。
13.6.8 球回后场:某队在前场控制活球(前场掷界外球),球回后场前最后触球,球回后场后最先触球,判该队球回后场违例。
13.6.9 干扰球:投篮时,球在飞行中下落或球碰篮板后,完全在篮圈水平面之上时,进攻或防守队员不得触球,否则违例。攻方违例不得分,守方违例判攻方得分,守方掷界外球,除非比赛时间终了。
13.7 侵人犯规
13.7.1 犯规:含有身体接触和/或违反体育道德的举止。
13.7.2 接触:是否处罚一个身体接触,要权衡:规则的精神和意图、比赛的完整、有利/无利(附带的接触,没使责任人得利,也未置对方不利)。
13.7.3 侵人犯规:在活球或死球时,与对方队员非法接触是侵人犯规。队员不准伸展手臂、肩、髋、腿,来拉、阻挡、推、撞、拌对方队员。罚则:登记一次侵人犯规。若对非投篮队员犯规,由对方掷界外球或处以犯规队全队犯规罚则;若对投篮队员犯规,中篮算并加罚1次球。如投篮不中,则根据情况判给2或3次罚球;攻方犯规,中篮无效,由守方掷界外球。
13.7.4 垂直原则:队员以正常姿势占据的地面空间称为圆柱体,前到双脚脚尖,后到臀部,左右到臂、腿的外侧,向上无限延长,垂直跳起时的下方空间。任一队员有权占据没被对方占据的圆柱体。离开自己的圆柱体与已经确立了圆柱体的对方队员发生身体接触,自己对此接触负责。
13. 7.5 合法防守位置:正面对对手,两脚以正常的跨立姿势着地。
13.7.6 防守控球队员:时间和距离的因素不适用。建立合法防守位置的防守队员可移动防守,但不得伸展臂、肩、臀、腿以阻止进攻队员的行动。防守队员先建立合法防守位置,并接触发生在躯干,由进攻队员负责此接触。
13.7.7 腾空的队员:有权落回起跳点,有权落在起跳时未被占据的地点,有权通过起跳点与落地点之间尚未被占据的直线通道。移至腾空队员的身下或路径上,通常是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甚至是取消比赛资格的犯规。
13.7.8 防守无球队员:时间和距离的因素要适用。在移动的对方队员路径上占据一个位置,要给对手足够的时间或距离(正常的一步)停步或改变方向。如不顾时间和距离的因素,在占位时发生接触,他对接触负责。
13.7.9 合法和非法掩护:发生接触时已双脚着地并静止不动是合法掩护。接触时正在移动、在静立对手的 视野之外建立掩护没给出适当的距离、对移动的队员忽视时间和距离的因素是非法掩护。
13.7.10 用手和/或臂接触对方队员:获利、限制了对方的自由移动是犯规。
13.7.11 双方犯规:两名对抗队员大约同时互相发生接触犯规。罚则:记双方各一次侵人犯规,不判给罚球。双方犯规时一方控球,由控球方掷界外球继续比赛。如都不控球就跳球继续比赛。如一方投篮得分,就由对方掷端线球继续比赛。
13.7.12 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是指队员不在规则的精神和意图的范围内合法地直接地试图抢球造成的侵人犯规或严重犯规。拉、打、推通常是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对多次发生违反体育道德犯规的队员可取消其比赛资格。罚则:登记犯规队员一次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判给对方罚球(未做投篮判2次罚球,中篮再判1次罚球,投篮未中根据地点判2或3次罚球)再加一次球权。
13.7.13 取消比赛资格的犯规:是任何十分恶劣的不道德的犯规。当教练员因违反体育道德的行为而被登记2次技术犯规时,或因助理教练员、替补队员、在球队席上的随队人员的违反体育道德的行为而被登记3次技术犯规或3次技术犯规中其中1次是登记教练员的时,教练员也要取消比赛资格。罚则是登记一次取消比赛资格的犯规,令其去休息室或离开体育馆,判给对方罚球(次数同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和随后的球权。
13.8 技术犯规
13.8.1 行为规则定义: 双方球队争取获胜,行为必须符合体育道德精神和良好的比赛作风、与裁判员有完美和真诚的合作。任何故意或一再违反上述精神要视为技术犯规。用十分恶劣的行为侵犯对方队员或裁判员,要立即取消其比赛资格。必要时可请保安进入场地维持秩序。
13.8.2 队员的技术犯规:指所有不与对方队员发生身体接触的队员犯规。有技术犯规(漠视裁判员、讲话不礼貌、冒犯或煽动观众、戏弄对方、在对方眼前摇手妨碍他的视觉、妨碍掷界外球延误比赛、擅自换号码、替补队员擅自上场比赛、身体的整个重量都悬挂在篮圈上、摇动篮板或篮圈阻止球进篮等)和违反体育道德的技术犯规。罚则:登记技术犯规,一起技术犯规判给对方2次罚球,一起违反体育道德的技术犯规判给对方2罚1掷。
13.8.3 教练员、替补队员或随队人员的技术犯规:他们必须留在自己的球队席区域内,除非得到裁判员或医生的许可,才可进入比赛场地。替补队员可到记录台请求替换,教练员可到记录台请求暂停或在停止计时钟时礼貌地询问有关事宜,只准教练员在比赛中保持站立。违反本规定要记一次教练员技术犯规,判给对方2罚1掷。
13.8.4 比赛休息时间内的技术犯规:比赛休息时间是指,比赛开始前的阶段(20分钟),任何两节间的、两半时间的和所有决胜期前的时间间隔。宣判一名合格球员、教练员及随队人员休息时间技术犯规要登记,判给对方2次罚球,然后跳球继续比赛。球员休息时间内的技术犯规要计入全队犯规之中(是紧着的半时或下一节中发生犯规的一部分)。
13.8.5 打架:是一种在两人或多人之间发生的相互斗殴。在打架中替补队员、随队人员离开球队席区域,教练员离开球队席区域不是维持秩序,他们要被取消比赛资格。罚则:替补队员被取消比赛资格,他要被登记一次技术犯规,另给教练员登记一次单一的技术犯规。随队人员被取消比赛资格,要给教练员登记一次技术犯规。教练员被取消比赛资格,要给教练员登记一次技术犯规。不论这次被取消比赛资格的人数有多少,只判给相关队2罚1掷。
13.9一般规定
13.9.1 基本原则:每位裁判员都有独立做出宣判的权力。对每起犯规都要登记。
13.9.2 队员5次或6次犯规:40分钟的比赛,一名队员累计5次犯规,48分钟的比赛,一名队员累计6次犯规,要通知他退出比赛并在30秒内被替换。他再犯规登记在教练员的名下。
13.9.3 全队犯规处罚规则:每半时(20分钟),一个队的队员犯规已共达7次时,每节(12分钟),一个队的队员犯规已共达4次时,以后的犯规(除进攻犯规外)要处以2次罚球(由受到侵犯的队员执行)。如涉及更为严重的罚则,就要执行更为严重的罚则。
13.9.4 特殊情况下的犯规:在一起犯规后的同一个停表期间发生多起犯规。登记所有的犯规,认定所有犯规的罚则,确定它们在宣判中的次序,抵消两队相同的判罚(跳球重新开始),丧失所有的球权(除非该球权是被保留执行的最后罚则的一部分),被保留的罚则按次序执行。
13.9.5 罚球:侵人犯规,判给罚球时,裁判员要指定受到侵犯的队员执行罚球。如要替换罚球队员,他执行了罚球后才能被替换;如罚球队员受伤或被取消资格必须离场时,由替换他的队员执行罚球;如没有有效的替补队员或对方技术犯规,由队长指定队员罚球。
他可处理球时,要在5秒内投篮出手,在球触及篮圈前不得踩罚球线或罚球线前的地面,不得做罚球假动作,球向球篮飞行的途中不得触球,球与球篮接触时不得触及球篮或篮板,否则违例。罚球队员违例的罚则:不得分,判给对方在罚球线的延长部分掷界外球(除非还有罚球)。
位置区的站据:防守队员最多3名、进攻最多2名可占据限制区两侧,第一、三位置区由罚球的对方占据,第二位置区由罚球方占据,不得站错。在位置区的队员,在罚球队员球离手之前不得移动;球在飞行中不得触球直到球触及篮圈或球明显不会触及篮圈;球与篮圈接触时不得触及球篮或篮板;还有罚球的任一罚球中,球有进篮的可能就不得触及球、球篮或篮板。
对方不得当球在球篮中时触及球或球篮,不得扰乱罚球队员。罚球合法并成功,其它违例不究,中篮计得分。罚球合法但不成功,本方违例,判给对方掷界外球;对方违例,重罚一次;双方违例,跳球继续比赛。如对方在空中干扰球违例,判罚球成功。最后一次或仅有的一次罚球,对方在球触及篮圈前触及了球,算得1分,并记对方一次技术犯规。
最后一次或仅有的一次罚球,球触及了篮圈并被其他队员在球进入球篮之前合法触及就为一个2分投篮。其他队员留在罚球线的延长部分和3分投篮线之后,直到球撞击篮圈或罚球结束。在2次罚球和随后还有球权时,位置区不得站人,所有队员留在罚球线的延长部分和3分投篮线之后。
13.9.6 能纠正的错误:判给不应得的罚球;不该罚球的队员执行了罚球;在错误的球篮执行了罚球;没判给应得的罚球;不正确地判给了得分或取消得分。失误都发生在死球时,球成活球、计时钟运行、再次死球,失误可纠正。再次活球后失误不能纠正。当裁判员发现能纠正的失误时,可立即停止比赛,只要不使任一队处于不利。记录员发现失误,要等第一次死球时发出信号。
失误被识别之前已发生的比赛不得取消。失误是前3项时,作为失误的结果而罚球和伴随罚球过成的所有行为均取消,除非出现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取消比赛资格的犯规或技术犯规。纠正失误时队员被合法替换,他必须再上场去纠正失误。如他不能再上场时,他的合法替补人必须参加纠正失误。失误纠正后比赛要从纠正失误的中断处重新开始。主裁判在记录表上签字后,失误不能被纠正。记录表上的错误可在主裁判签字前的任何时候对其纠正。
可以有几种途径啊,就看你自己是怎么选择的了!正规传统的渠道就是到体育器材店或正规的影像店买正规传统的光盘教材!也可以在网上购买,比较正规的那像淘宝之类的,也可以买到,会比市场价便宜点,但是保险系数没有实体店买的放心系数高!这个你自己斟返丛酌!另外就是网络上的视频教材!有很圆世腊多关于篮球教程的视频都是可以练习学习的,而且很多都是NBA球星讲解的篮球教程!可以百度下,基本上都有,有乔丹的,的克雷斯勒的,科比的篮球训练营的等等橘滑很多!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知名专家最多的篮球教材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知名专家最多的篮球教材是哪一个、知名专家最多的篮球教材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