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墨西哥对古巴篮球比赛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墨西哥 古巴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第一届:乌拉圭1930年
小组赛:
第一组——法国 4-1 墨西哥;阿根廷 1-0 法国;智利 3-0 墨西哥;智利 1-0 法国;阿根廷6—3墨西哥;阿根廷3—1智利;
第二组——南斯拉夫 2-1 巴西;南斯拉夫 4-0 玻利维亚;巴西 4-0 玻利维亚;
第三组——罗马尼亚 3-1 秘鲁;乌拉圭 1-0 秘鲁;乌拉圭 4-0 罗马尼亚;
第四组——美国 3-0 比利时;美国 3-0 巴拉圭;巴拉圭 1-0 比利时;
半决赛(四强赛):
阿根廷 6-1 美国;乌拉圭 6-1 南斯拉夫
决赛:
乌拉圭 4-2 阿根廷
第二届:意大利1934年
八分之一决赛:
意大利 7-1 美国;
西班牙 3-1 巴西;
瑞典 3-2 阿根廷;
匈牙利 4-2 埃及;
奥地利 3-2 法国 [加时];
瑞士 3-2 荷兰;
德国 5-2 比利时;
捷克 2-1 罗马尼亚;
四分之一决赛:
德国 2-1 瑞典;意大利 1-1 西班牙(加赛 意大利 1-0 西班牙);奥地利 2-1 匈牙利 [加时] ;捷克 3-2 瑞士;
半决赛:
意大利 1-0 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 3-1 德国;(3/4名争夺——德国 3-2 奥地利)
决赛:
意大利 2-1 捷克斯洛伐克 [加时]。
第三届:法国1938年
第一轮:
瑞典自动晋级【对手阿根廷弃权】;
瑞士 1-1 德国【加赛:瑞士 4-2 德国】;
捷克 3-0 荷兰 [加时];
匈牙利 6-0 荷属东印度群岛;
意大利 2-1 挪威 [加时];
法国 3-1 比利时;
巴西 6-5 波兰 [加时];
古巴 3-3 罗马尼亚 [加时] 【加赛:古巴 2-1 罗马尼亚】;
第二轮:
匈牙利 2-0 瑞士;瑞典 8-0 古巴;巴西 1-1 捷克(加赛:巴西 2-1 捷克);法国 1-3 意大利;
半决赛:
意大利 2-1 巴西;匈牙利 5-1 瑞典;(3/4名争夺——巴西 4-2 瑞典)
决赛:
意大利 4-2 匈牙利。
第四届:巴西1950年
小组赛:
A组——巴西 4:0 墨西哥;南斯拉夫 3:0 瑞士;巴西 2:2 瑞士;南斯拉夫 4:1 墨西哥;巴西 2:0 南斯拉夫;瑞士 2:1 墨西哥;
B组——英格兰 2:0 智利;西班牙 3:1 美国;美国 1:0 英格兰;西班牙 2:0 智利;西班牙 1:0 英格兰;智利 5:2 美国;
C组——瑞典 3:2 意大利;瑞典 2:2 巴拉圭;意大利 2:0 巴拉圭;
D组——乌拉圭 8:0 玻利维亚;
决赛巡回赛:
巴西 7:1 瑞典;西班牙 2:2 乌拉圭;巴西 6:1 西班牙;乌拉圭 3:2 瑞典;瑞典 3:1 西班牙;乌拉圭 2:1 巴西。
第五届:瑞士1954年
小组赛:
A组——南斯拉夫 1-0 法国;巴西 5-0 墨西哥;巴西 1-1 南斯拉夫;法国 3-2 墨西哥;
B组——奥地利 1-0 苏格兰;乌拉圭 2-0 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 5-0 捷克斯洛伐克;乌拉圭 7-0 苏格兰;
C组——匈牙利 9-0 南朝鲜;西德 4-1 土耳其;匈牙利 8-3 西德;土耳其 7-0 南朝鲜;【加赛,西德 7-2 土耳其】;
D组——瑞士 2-1 意大利;英格兰 4-4 比利时(加时);意大利 4-1 比利时;英格兰 2-0 瑞士;【加赛,瑞士 4-1 意大利】;
四分之一决赛:
乌拉圭 4-2 英格兰;奥地利 7-5 瑞士;匈牙利 4-2 巴西;西德 2-0 南斯拉夫;
半决赛:
匈牙利 4-2 乌拉圭(加时);西德 6-1 奥地利;(3/4名争夺——奥地利 3-1 乌拉圭)
决赛:
西德 3-2 匈牙利。
第六届:瑞典1958年
小组赛:
A组——北爱尔兰 1:0 捷克斯洛伐克;西德 3:1 阿根廷;阿根廷 3:1 北爱尔兰;西德 2:2 捷克斯洛伐克;捷克斯洛伐克 6:1 阿根廷;西德 2:2 北爱尔兰;【加赛,北爱尔兰 2:1 捷克斯洛伐克(加时)】
B组——苏格兰 1:1 南斯拉夫;法国 7:3 巴拉圭;南斯拉夫 3:2 法国;巴拉圭 3:2 苏格兰;法国 2:1 苏格兰;南斯拉夫 3:3 巴拉圭;
C组——瑞典 3:0 墨西哥;匈牙利 1:1 威尔士;威尔士 1:1 墨西哥;瑞典 2:1 匈牙利;匈牙利 4:0 墨西哥;瑞典 0:0 威尔士;【加赛,威尔士 2:1 匈牙利】
D组——巴西 3:0 奥地利;英格兰 2:2 苏联;巴西 0:0 英格兰;苏联 2:0 奥地利;巴西 2:0 苏联;奥地利 2:2 英格兰;【加赛,苏联 1:0 英格兰】
四分之一决赛:
巴西 1:0 威尔士;西德 1:0 南斯拉夫;瑞典 2:0 苏联;法国 4:0 北爱尔兰;
半决赛:
巴西 5:2 法国;瑞典 3:1 西德;(3/4名争夺——法国 6:3 西德)
决赛:
巴西 5:2 瑞典。
第七届:智利1962年
小组赛:
A组——乌拉圭 2-1 哥伦比亚;苏联 2-0 南斯拉夫;南斯拉夫 3-1 乌拉圭;苏联 4-4 哥伦比亚;苏联 2-1 乌拉圭;南斯拉夫 5-0 哥伦比亚;
B组——智利 3-1 瑞士;意大利 0-0 西德;智利 2-0 意大利;西德 2-1 瑞士;西德 2-0 智利;意大利 3-0 瑞士;
C组——巴西 2-0 墨西哥;捷克斯洛伐克 1-0 西班牙;巴西 0-0 捷克斯洛伐克;西班牙 1-0 墨西哥;巴西 2-0 西班牙;墨西哥 3-1 捷克斯洛伐克;
D组——阿根廷 1-0 保加利亚;匈牙利 2-1 英格兰;英格兰 3-1 阿根廷;匈牙利 6-1 保加利亚;阿根廷 0-0 匈牙利;保加利亚 0-0 英格兰;
四分之一决赛:
智利 2-1 苏联;南斯拉夫 1-0 西德;巴西 3-1 英格兰;捷克斯洛伐克 1-0 匈牙利;
半决赛:
巴西 4-2 智利;捷克斯洛伐克 3-1 南斯拉夫;(3/4名争夺——智利 1-0 南斯拉夫)
决赛:
巴西 3-1捷克斯洛伐克。
第八届:英国1966年
小组赛:
A组——英格兰 0-0 乌拉圭;法国 1-1 墨西哥;乌拉圭 2-1 法国;英格兰 2-0 墨西哥;乌拉圭 0-0 墨西哥;英格兰 2-0 法国;
B组——西德 5-0 瑞士;阿根廷 2-1 西班牙;西班牙 2-1 瑞士;阿根廷 0-0 西德;阿根廷 2-0 瑞士;西德 2-1 西班牙;
C组——巴西 2-0 保加利亚;葡萄牙 3-1 匈牙利;匈牙利 3-1 巴西;葡萄牙 3-0 保加利亚;葡萄牙 3-1 巴西;匈牙利 3-1 保加利亚;
D组——苏联 3-0 朝鲜;意大利 2-0 智利;智利 1-1 朝鲜;苏联 1-0 意大利;朝鲜 1-0 意大利;苏联 2-1 智利;
四分之一决赛:
英格兰 1-0 阿根廷;西德 4-0 乌拉圭;苏联 2-1 匈牙利;葡萄牙 5-3 朝鲜;
半决赛:
西德 2-1 苏联;英格兰 2-1 葡萄牙;(3/4名争夺——葡萄牙 2-1 苏联)
决赛:
英格兰 4-2 西德(90分钟:2-2 120分钟:英格兰4-2前西德)。
第九届:墨西哥1970年
小组赛:
A组——墨西哥 0-0 苏联;比利时 3-0 萨尔瓦多;苏联 4-1 比利时;墨西哥 4-0 萨尔瓦多;苏联 2-0 萨尔瓦多;墨西哥 1-0 比利时;
B组——乌拉圭 2-0 以色列;意大利 1-0 瑞典;乌拉圭 0-0 意大利;以色列 1-1 瑞典;瑞典 1-0 以色列;意大利 0-0 乌拉圭;
C组——英格兰 1-0 罗马尼亚;巴西 4-1 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 2-1 捷克斯洛伐克;巴西 1-0 英格兰;巴西 3-2 罗马尼亚;英格兰 1-0 捷克斯洛伐克;
D组——秘鲁 3-2 保加利亚;西德 2-1 摩洛哥;秘鲁 3-0 摩洛哥;西德 5-2 保加利亚;西德 3-1 秘鲁;保加利亚 1-1 摩洛哥;
四分之一决赛:
乌拉圭 1-0 苏联;意大利 4-1 墨西哥;巴西 4-2 秘鲁;西德 3-2 英格兰;
半决赛:
巴西3-1乌拉圭;意大利 4-3 西德;(3/4名争夺——西德 1-0 乌拉圭)
决赛:
巴西 4-1 意大利
第十届:西德1974年
小组赛:
A组——西德 1-0 智利;东德 2-0 澳大利亚;西德 3-0 澳大利亚;东德 1-1 智利;澳大利亚 0-0 智利;东德 1-0 西德;
B组——巴西 0-0 南斯拉夫;苏格兰 2-0 赞比亚;巴西 0-0 苏格兰;南斯拉夫 9-0 赞比亚;苏格兰 1-1 南斯拉夫;巴西 3-0 赞比亚;
C组——荷兰 2-0 乌拉圭;保加利亚 0-0 瑞典;荷兰 0-0 瑞典;保加利亚 1-1 乌拉圭;荷兰 4-1 保加利亚;瑞典 3-0 乌拉圭;
D组——意大利 3-1 海地;波兰 3-2 阿根廷;阿根廷 1-1 意大利;波兰 7-0 海地;阿根廷 4-1 海地;波兰 2-1 意大利;
第二阶段比赛:
第一组——巴西 1-0 东德;荷兰 4-0 阿根廷;荷兰 2-0 东德;巴西 2-1 阿根廷;荷兰 2-0 巴西;阿根廷 1-1 东德;
第二组——波兰 1-0 瑞典;西德 2-0 南斯拉夫;波兰 2-1 南斯拉夫;西德 4-2 瑞典;瑞典 2-1 南斯拉夫;西德 1-0 波兰;
3/4名争夺——波兰 1-0 巴西
决赛:
西德 2-1 荷兰
第十一届:阿根廷1978年
小组赛:
A组——意大利 2-1 法国;阿根廷 2-1 匈牙利;意大利 3-1 匈牙利;阿根廷 2-1 法国;法国 3-1 匈牙利;意大利 1-0 阿根廷;
B组——波兰 0-0 西德;突尼斯 3-1 墨西哥;波兰 1-0 突尼斯;西德 6-0 墨西哥;突尼斯 0-0 西德;波兰 3-1 墨西哥;
C组——巴西 1-1 瑞典;奥地利 2-1 西班牙;奥地利 1-0 瑞典;巴西 0-0 西班牙;巴西 1-0 奥地利;西班牙 1-0 瑞典;
D组——荷兰 3-0 伊朗;秘鲁 3-1 苏格兰;荷兰 0-0 秘鲁;伊朗 1-1 苏格兰;苏格兰 3-2 荷兰;秘鲁 4-1 伊朗;
第二阶段比赛:
第一组——意大利 0-0 西德;荷兰 5-1 奥地利;荷兰 2-2 西德;意大利 1-0 奥地利;荷兰 2-1 意大利;奥地利 3-2 西德;
第二组——巴西 3-0 秘鲁;阿根廷 2-0 波兰;波兰 1-0 秘鲁;阿根廷 0-0 巴西;巴西 3-1 波兰;阿根廷 6-0 秘鲁;
3/4名争夺——巴西 2-1 意大利
决赛:
阿根廷 3-1 荷兰(90分钟 1-1;120分钟:3-1)
第十二届:西班牙1982年
小组赛:
A组——意大利 0-0 波兰;喀麦隆 0-0 秘鲁;意大利 1-1 秘鲁;喀麦隆 0-0 波兰;波兰 5-1 秘鲁;意大利 1-1 喀麦隆;÷
B组——阿尔及利亚 2-1 西德;奥地利 1-0 智利;西德 4-1 智利;奥地利 2-0 尼日利亚;阿尔及利亚 3-2 智利;西德 1-0 奥地利;
C组——比利时 1-0 阿根廷;匈牙利 10-1 萨尔瓦多;阿根廷 4-1 匈牙利;比利时 1-0 萨尔瓦多;比利时 1-1 匈牙利;阿根廷 2-0 萨尔瓦多;
D组——英格兰 3-1 法国;捷克斯洛伐克 1-1 科威特;英格兰 2-0 捷克斯洛伐克;法国 4-1 科威特;捷克斯洛伐克 1-1 法国;英格兰 1-0 科威特;
E组——洪都拉斯 1-1 西班牙;北爱尔兰 0-0 南斯拉夫;西班牙 2-1 南斯拉夫;洪都拉斯 1-1 北爱尔兰;南斯拉夫 1-0 洪都拉斯;北爱尔兰 1-0 西班牙;
F组——巴西 2-1 苏联;苏格兰 5-2 新西兰;巴西 4-1 苏格兰;苏联 3-0 新西兰;苏格兰 2-2 苏联;巴西 4-0 新西兰;
第二阶段比赛:
第一组:波兰 3-0 比利时;苏联 1-0 比利时;波兰 0-0 苏联;
第二组:英格兰 0-0 西德;西德 2-1 西班牙;英格兰 0-0 西班牙;
第三组:意大利 2-1 阿根廷;巴西 3-1 阿根廷;意大利 3-2 巴西;
第四组:法国 1-0 奥地利;奥地利 2-2 北爱尔兰;法国 4-1 北爱尔兰;
半决赛:
意大利 2-0 波兰;西德 8-7 法国(90分钟1-1;120分钟3-3;点球8-7);(3/4名争夺——波兰 3-2 法国)
决赛:
意大利 3-1 西德。
第十三届:墨西哥1986年
小组赛:
A组——意大利 1-1 保加利亚;阿根廷 3-1 南韩;阿根廷 1-1 意大利;保加利亚 1-1 南韩;阿根廷 2-0 保加利亚;意大利 3-2 南韩;
B组——墨西哥 2-1 比利时;巴拉圭 1-0 伊拉克;墨西哥 1-1 巴拉圭;比利时 2-1 伊拉克;比利时 2-2 巴拉圭;墨西哥 1-0 伊拉克;
C组——法国 1-0 加拿大;苏联 6-0 匈牙利;法国 1-1 苏联;匈牙利 2-0 加拿大;法国 3-0 匈牙利;苏联 2-0 加拿大;
D组——巴西 1-0 西班牙;阿尔及利亚 1-1 北爱尔兰;巴西 1-0 阿尔及利亚;西班牙 2-1 北爱尔兰;巴西 3-0 北爱尔兰;西班牙 3-0 阿尔及利亚;
E组——西德 1-1 乌拉圭;丹麦 1-0 苏格兰;西德 2-1 苏格兰;丹麦 6-1 乌拉圭;丹麦 2-0 西德;苏格兰 0-0 乌拉圭;
F组——摩洛哥 0-0 波兰;葡萄牙 1-0 英格兰;英格兰 0-0 摩洛哥;波兰 1-0 葡萄牙;英格兰 3-0 波兰;摩洛哥 3-1 葡萄牙;
八分之一决赛:
墨西哥 2-0 保加利亚;比利时 4-3 苏联;巴西 4-0 波兰;阿根廷 1-0 乌拉圭;法国 2-0 意大利;西德 1-0 摩洛哥;英格兰3-0 巴拉圭;西班牙 5-1 丹麦;
四分之一决赛:
法国 1-1 巴西 (点球5-4);西德 0-0 墨西哥 (点球4-1);阿根廷 2-1 英格兰;比利时 2-2 西班牙 (点球6-5);
半决赛:
西德 2-0 法国;阿根廷 2-0 比利时;(3/4名争夺——法国 4-2 比利时)
决赛:
阿根廷 3-2 西德。
第十四届:意大利1990年
小组赛:
A组——意大利 1-0 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 5-1 美国;意大利 1-0 美国;捷克斯洛伐克 1-0 奥地利;意大利 2-0 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 2-1 美国;
B组——喀麦隆 1-0 阿根廷;罗马尼亚 2-0 苏联;阿根廷 2-0 苏联;喀麦隆 2-1 罗马尼亚;苏联 4-0 喀麦隆;阿根廷 1-1 罗马尼亚;
C组——巴西 2-1 瑞典;哥斯达黎加 1-0 苏格兰;巴西 1-0 哥斯达黎加;苏格兰 2-1 瑞典;哥斯达黎加 2-1 瑞典;巴西 1-0 苏格兰;
D组——哥伦比亚 2-0 阿联酋;西德 4-1 南斯拉夫;南斯拉夫 1-0 哥伦比亚;西德 5-1 阿联酋;哥伦比亚 1-1 西德;南斯拉夫 4-1 阿联酋;
E组——比利时 2-0 南韩;西班牙 0-0 乌拉圭;西班牙 3-1 南韩;比利时 3-1 乌拉圭;西班牙 2-1 比利时;乌拉圭 1-0 南韩;
F组——英格兰 1-1 爱尔兰;埃及 1-1 荷兰;英格兰 0-0 荷兰;埃及 0-0 爱尔兰;英格兰 1-0 埃及;荷兰 1-1 爱尔兰;
八分之一决赛:
喀麦隆 2-1 哥伦比亚;捷克斯洛伐克 4-1 哥斯达黎加;阿根廷 1-0 巴西;西德 2-1 荷兰;爱尔兰 0-0 罗马尼亚(点球5-4);意大利 2-0 乌拉圭;南斯拉夫 2-1 西班牙;英格兰 1-0 比利时;
四分之一决赛:
意大利 1-0 爱尔兰;阿根廷 0-0 南斯拉夫(点球3-2);英格兰 3-2 喀麦隆;西德 1-0 捷克斯洛伐克;
半决赛:
阿根廷 1-1 意大利(点球4-3);西德 1-1 英格兰(点球5-4);(3/4名争夺——意大利 2-1 英格兰)
决赛:
西德 1-0 阿根廷。
第十五届:美国1994年
小组赛:
A组——美国 1:1 瑞士;哥伦比亚 1:3 罗马尼亚;美国 2:1 哥伦比亚;罗马尼亚 1:4 瑞士;美国 0:1 罗马尼亚;瑞士 0:2 哥伦比亚;
B组——喀麦隆 2:2 瑞典;巴西 2:0 俄罗斯;巴西 3:0 喀麦隆;瑞典 3:1 俄罗斯;俄罗斯 6:1 喀麦隆;巴西 1:1 瑞典;
C组——德国 1:0 玻利维亚;西班牙 2:2 韩国;德国 1:1 西班牙;韩国 0:0 玻利维亚;玻利维亚 1:3 西班牙;德国 3:2 韩国;
D组——阿根廷 4:0 希腊;尼日利亚 3:0 保加利亚;阿根廷 2:1 尼日利亚;保加利亚 4:0 希腊;希腊 0:2 尼日利亚;阿根廷 0:2 保加利亚;
E组——意大利 0:1 爱尔兰;挪威 1:0 墨西哥;意大利 1:0 挪威;墨西哥 2:1 爱尔兰;爱尔兰 0:0 挪威;意大利 1:1 墨西哥;
F组——比利时 1:0 摩洛哥;荷兰 2:1 沙特阿拉伯;比利时 1:0 荷兰;沙特阿拉伯 2:1 摩洛哥;摩洛哥 1:2 荷兰;比利时 0:1 沙特阿拉伯;
八分之一决赛:
德国 3:2 比利时;西班牙 3:0 瑞士;瑞典 3:1 沙特阿拉伯;罗马尼亚 3:2 阿根廷;荷兰2:0 爱尔兰;巴西 1:0 美国;意大利 2:1 尼日利亚;保加利亚 1:1 墨西哥(点球3比1);
四分之一决赛:
意大利 2:1 西班牙;巴西 3:2 荷兰;保加利亚 2:1 德国;瑞典 2:2 罗马尼亚(点球5比4);
半决赛:
意大利 2:1 保加利亚;巴西 1:0 瑞典;(3/4名争夺——瑞典 4:0 保加利亚)
决赛:
巴西 0:0 意大利(点球3比2)。
第十六届:法国1998年
小组赛:
A组——巴西2:1苏格兰;摩洛哥2:2挪威;巴西3:0摩洛哥;苏格兰1:1挪威;巴西1:2挪威;苏格兰0:3摩洛哥;
B组——意大利2:2智利;喀麦隆1:1奥地利;意大利3:0喀麦隆;智利1:1奥地利;意大利2:1奥地利;喀麦隆1:1智利;
C组——法国3:0南非;沙特阿拉伯0:1丹麦;法国4:0沙特阿拉伯;丹麦1比1南非;法国2:1丹麦;南非2比2沙特阿拉伯;
D组——西班牙2:3尼日利亚;巴拉圭0:0保加利亚;西班牙0:0巴拉圭;尼日利亚1:0保加利亚;西班牙6:1保加利亚;巴拉圭3:1尼日利亚;
E组——荷兰0:0比利时;墨西哥3:1韩国;荷兰5:0韩国;墨西哥2:2比利时;荷兰2:2墨西哥;比利时1:1韩国;
F组——德国2:0美国;南斯拉夫1:0伊朗;德国2:2南斯拉夫;伊朗2:1美国;德国2:0伊朗;南斯拉夫1:0美国;
G组——英格兰2:0突尼斯;哥伦比亚0:1罗马尼亚;英格兰1:2罗马尼亚;哥伦比亚1:0突尼斯;英格兰2:0哥伦比亚;突尼斯1:1罗马尼亚;
H组——阿根廷1:0日本;克罗地亚3:1牙买加;克罗地亚1:0日本;阿根廷5:0牙买加;牙买加2:1日本;阿根廷1:0克罗地亚;
八分之一决赛:
意大利1:0挪威;巴西4:1智利;法国1:0巴拉圭;丹麦4:1尼日利亚;阿根廷2:2英格兰(点球6:5);德国2:1墨西哥;荷兰2:1南斯拉夫;克罗地亚1:0罗马尼亚;
四分之一决赛:
法国0:0意大利(点球4:3);巴西3:2丹麦;荷兰2:1阿根廷;德国0:3克罗地亚;
半决赛:
巴西1:1荷兰(点球5:3);法国2:1克罗地亚;(3/4名争夺——克罗地亚2:1荷兰)
决赛:
法国 3:0 巴西。
第十七届:韩国-日本2002年
小组赛:
A组——塞内加尔 1:0 法国;丹麦 2:1 乌拉圭;丹麦 1:1 塞内加尔;法国 0:0 乌拉圭;丹麦 2:0 法国;塞内加尔 3:3 乌拉圭;
B组——巴拉圭 2:2 南非;西班牙 3:1 斯洛文尼亚;西班牙 3:1 巴拉圭;南非 1:0 斯洛文尼亚;西班牙 3:2 南非;巴拉圭 3:1 斯洛文尼亚;
C组——巴西 2:1 土耳其;哥斯达黎加 2:0 中国;巴西 4:0 中国;土耳其 1:1 哥斯达黎加;巴西 5:2 哥斯达黎加;土耳其 3:0 中国;
D组——韩国 2:0 波兰;美国 3:2 葡萄牙;韩国 1:1 美国;葡萄牙 4:0 波兰;韩国 1:0 葡萄牙;波兰 3:1 美国;
E组——爱尔兰 1:1 喀麦隆;德国 8:0 沙特阿拉伯;德国 1:1 爱尔兰;喀麦隆 1:0 沙特阿拉伯;德国 2:0 喀麦隆;爱尔兰 3:0 沙特阿拉伯;
F组——阿根廷 1:0 尼日利亚;英格兰 1:1 瑞典;瑞典 2:1 尼日利亚;英格兰 1:0 阿根廷;瑞典 1:1 阿根廷;尼日利亚 0:0 英格兰;
G组——墨西哥 1:0 克罗地亚;意大利 2:0 厄瓜多尔;克罗地亚 2:1 意大利;墨西哥 2:1 厄瓜多尔;墨西哥 1:1 意大利;厄瓜多尔 1:0 克罗地亚;
H组——日本 2:2 比利时;俄罗斯 2:0 突尼斯;日本 1:0 俄罗斯;突尼斯 1:1 比利时;日本 2:0 突尼斯;比利时 3:2 俄罗斯;
八分之一决赛:
德国 1:0 巴拉圭;英格兰 3:0 丹麦;塞内加尔 2:1 瑞典;西班牙 4:3 爱尔兰(120分钟1:1);美国 2:0 墨西哥;巴西 2:0 比利时;土耳其 1:0 日本;韩国 2:1 意大利;
四分之一决赛:
巴西 2:1 英格兰;德国 1:0 美国;韩国 5:3 西班牙(120分钟0:0);土耳其 1:0 塞内加尔;
半决赛:
德国 1:0 韩国;巴西 1:0 土耳其;(3/4名争夺——土耳其 3:2 韩国)
决赛:
巴西 2:0 德国。
第十八届:德国2006年
小组赛:
A组——德国 4:2 哥斯达黎加;厄瓜多尔 2:0 波兰;德国 1:0 波兰;厄瓜多尔 3:0 哥斯达黎加;德国 3:0 厄瓜多尔;波兰 2:1 哥斯达黎加;
B组——英格兰 1:0 巴拉圭;特立尼达与多巴哥 0:0 瑞典;英格兰 2:0 特立尼达与多巴哥;瑞典 1:0 巴拉圭;瑞典 2:2 英格兰;巴拉圭 2:0 特立尼达与多巴哥;
C组——阿根廷 2:1 科特迪瓦;荷兰 1:0 塞黑;阿根廷 6:0 塞黑;荷兰 2:1 科特迪瓦;荷兰 0:0 阿根廷;科特迪瓦 3:2 塞黑;
D组——墨西哥 3:1 伊朗;葡萄牙 1:0 安哥拉;墨西哥 0:0 安哥拉;葡萄牙 2:0 伊朗;葡萄牙 2:1 墨西哥;伊朗 1:1 安哥拉;
E组——意大利 2:0 加纳;捷克 3:0 美国;意大利 1:1 美国;加纳 2:0 捷克;意大利 2:0 捷克;加纳 2:1 美国;
F组——巴西 1:0 克罗地亚;澳大利亚 3:1 日本;巴西 2:0 澳大利亚;日本 0:0 克罗地亚;巴西 4:1 日本;克罗地亚 2:2 澳大利亚;
G组——法国 0:0 瑞士;韩国 2:1 多哥;法国 1:1 韩国;瑞士 2:0 多哥;法国 2:0 多哥;瑞士 2:0 韩国;
H组——西班牙 4:0 乌克兰;突尼斯 2:2 沙特阿拉伯;西班牙 3:1 突尼斯;乌克兰 4:0 沙特阿拉伯;西班牙 1:0 沙特阿拉伯;乌克兰 1:0 突尼斯;
八分之一决赛:
德国 2:0 瑞典;阿根廷 2:1 墨西哥;英格兰 1:0 厄瓜多尔;葡萄牙 1:0 荷兰;意大利 1:0 澳大利亚;乌克兰 3:0 瑞士(点球);巴西 3:0 加纳;法国 3:1 西班牙;
四分之一决赛:
德国 5:3 阿根廷(120分钟1:1);意大利 3:0 乌克兰;葡萄牙 3:1 英格兰;法国 1:0 巴西;
半决赛:
意大利 2:0 德国;法国 1:0 葡萄牙;(3/4名争夺——德国 3:1 葡萄牙)
决赛:
意大利 6:4 法国(120分钟1:1)。
世界杯4比3历史(世界杯历史上4比4比分)
法国队和巴西队的历史总战绩?
历史上一共是13次对决,巴西5胜4平4负略占上风
世界杯上一共有过4次对决,
1958年瑞典世界杯半决赛,巴西5比2法国
1986年墨西哥世界杯八强,法国1比1巴西,点球法国4比3获胜
1998年法国世界杯决赛,法国3比0巴西
2006年德国世界杯八强,法国1比0巴西
联合会杯有过1次对决
2001年韩日联合会杯半决赛,法国2比1巴西
友谊赛一共有过8场
1930年巴西主场,巴西3比2法国
1963年法国主场,法国2比3巴西
1977年巴西主场,巴西2比2法国
1978年法国主场,法国1比0巴西
1981年法国主场,法国1比3巴西
1992年法国主场,法国0比2巴西
1997年法国主场,法国1比1巴西
2004年法国主场,法国0比0巴西

历届世界杯大比分
1、匈牙利10-1“血洗”萨尔多瓦
迄今为止,世界杯历史上最大比分是1982年西班牙世界杯的匈牙利10-1萨尔多瓦。然而,这并不是匈牙利队实力有多么强大,而是萨尔多瓦实在太弱了!那届世界杯上,萨尔多瓦三战三败,进1球,丢13球,草草结束世界杯之旅。
2、匈牙利 9-0“屠杀”韩国
1954 年瑞士世界杯,韩国队作为亚洲代表,在开赛前6天才前往瑞士,他们先从汉城坐火车到釜山,然后乘船到日本,再将球队分成两批,一批直接飞瑞士,一批先抵达欧洲再到瑞士。在舟车劳顿之后韩国队于比赛前1天抵达世界杯驻地。加上韩国队在本国都是在没有草皮的场地上比赛,而瑞士场地早已铺上了草皮,最终,韩国在首场比赛中以0-9惨败于匈牙利脚下。
3.南斯拉夫9:0“灭杀”扎伊尔
1974年,扎伊尔夺得非洲国家杯,叩开了世界杯的大门,扎伊尔成为第一支跻身世界杯决赛圈的“黑非洲”球队。国脚们因此得到了总统奖赏的汽车和住房,但好景并不长,悲剧即将来临。
在当年联邦德国世界杯上,扎伊尔首场0比2输给苏格兰,随行的扎伊尔权贵们则擅自决定将本该属于球员们的酬劳和经费私分掉了,消息传到球员耳中,瞬间炸营,声言将罢赛。几经劝说之下,在第二的比赛中,南斯拉夫以9:0“灭杀”了扎伊尔。扎伊尔的世界杯之旅就这样结束了,回国后球员们被禁止出国踢球,不少人最终沦落为街头乞讨,晚景凄凉。
4、瑞典8:0“射杀”古巴
1938 年的法国世界杯恐怕是气氛最为紧张的一届世界杯,日益吃紧的欧洲局势处处充满敌意,“第三帝国”刚刚吞并了奥地利,蓄势待发。由于奥地利被德国“合并”无法参赛,国际足联于是找来古巴凑数。而古巴的实力显然与一线队伍相距甚远,3场比赛,失12球,成为本届世界杯失球最多的球队,更在四分之一决赛中被瑞典以 8-0 屠杀,成为本届世界杯比分最悬殊的比赛。
5.乌拉圭8:0“秒杀”玻利维亚
1950 年巴西世界杯的赛制比较特殊,原定是预选赛出线的16个队伍,分成4个小组,每组4个队伍。但是有印度,苏格兰和土耳其临时退出,最终只有13个队伍参加。因此有两个小组是4个球队,一个小组是3个球队,D组只有乌拉圭和玻利维亚两个队伍!乌拉圭和玻利维亚之间唯一的一场小组赛,令乌拉圭“杀红了眼”,最终造就了一场8:0大比分屠杀 。
6.德国8:0“血洗”沙特
亚洲球队在世界杯舞台屡遭屠杀,2002年韩日世界杯一场疯狂的进球表演则是德国人酿下的又一“血案”,德国人利用明显的身体优势以8-0血洗沙特队,其中克洛泽更是上演了史无前例的头球帽子戏法。
7、乌拉圭7:0苏格兰
由于英国各球队与国际足联出现了严重分歧,导致包括苏格兰在内的英国四个协会脱离国际足联18年之久(1928—1946年)。1954年瑞士世界杯,首次进入决赛圈的苏格兰,在一场与乌拉圭的对战中,被乌拉圭7:0“射杀”。
8.土耳其7:0韩国
同在1954年瑞士世界杯,韩国足球队此前练的是泥地足球,不会踢草地足球,正处水土不服,继匈牙利之后,土耳其又一次7:0屠杀了韩国。
9、波兰7:0“收割”海地
1974年德国世界杯,这是海地唯一一次进入世界杯决赛圈,三战三负,分别被意大利和阿根廷踢出3:1和4:1,而波兰则不愧“平独镇露”的称号表现了强者气魄,以7:0收割了海地。
10、葡萄牙7:0大胜朝鲜
2010 南非世界杯小组赛第二轮的比赛中,葡萄牙7:0大胜朝鲜。对于本场比赛,中国前国脚祁宏表示,巴西队“害了”朝鲜队,巴西队第一场的松散状态让朝鲜队错误估计了世界杯的难度,从而导致朝鲜队的心态巨变,是一种缺乏大赛经验的表现。
墨西哥名单
1号-吉列尔莫·奥乔亚(门将)
2号-马萨·罗德里格斯(后卫)
3号-卡洛斯·萨尔西多(后卫)
4号-拉斐尔·马克斯(中场)
5号-里卡多·奥索里奥(后卫)
6号-赫拉多·托拉多(中场)
7号-巴勃罗·巴雷拉(中场)
8号-伊斯莱尔·卡斯特罗(中场)
9号-阿尔多·德尼格里斯(前锋)
10号-吉奥瓦尼·多斯桑托斯(中场)
11号-埃里亚斯·埃尔南德斯(前锋)
12号-阿尔弗雷多·塔拉维拉(门将)
13号-霍纳坦·奥罗斯科(门将)
14号-哈维尔·埃尔南德斯(前锋)
15号-埃克托·莫雷诺(后卫)
16号-埃夫拉因·华雷斯(后卫)
17号-齐尼亚(中场)
18号-安德列斯·瓜尔达多(中场)
19号-埃德加·杜埃尼亚斯(后卫)
20号-豪尔赫·托雷斯(后卫)
21号-克里斯蒂安·贝穆德斯(中场)
22号-安赫尔·雷纳(前锋)
23号-赫苏斯·萨瓦拉(中场)
1938年世界杯预选赛
全球分成12个组,第一组和第九组前2名出线,其余小组第1名出线。
墨西哥分在第11组,同组的有古巴、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何属圭亚那、萨尔瓦多、美国。但后来除了古巴,其他6队都退出,古巴不战而胜出线。
1990世界杯预选赛
在1987年世青赛上,墨西哥使用超龄球员,被国际足联禁赛4年,包括禁止参加1990年世界杯。所以没有参加
世界女子篮球锦标赛由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主办,始于1953年,每四年举行一届。到1986年止,世界女子篮球锦标赛已举行了十届,苏联队和美国队垄断了全部十届冠军,其中苏联队六次夺魁,美国队四次摘冠。此外,还有九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队夺得过奖牌。中国女篮1983年在第九届世界女子篮球锦标赛上曾获得铜牌。
第一届世界女子篮球锦标赛 1953年3月7日至 22日在智利圣地亚哥举行。
阿根廷、巴西、智利、古巴、墨西哥、巴拉圭、秘鲁、美国、法国和瑞士十支球队参加了这届锦标赛,从而使得这届锦标赛实际上是美洲球队占绝大多数的情况进行的比赛。比赛分三组进行,获小组前二名的队进入决赛。决赛中不带预赛成绩,按单循环方式进行。
首次举行女子篮球比赛,在当地引起了极大的轰动,人们为欣赏女子篮球运动员的球技和风度,拥有35000个座位的国家体育场每晚挤得水泄不通,以至智利总统去看球也不得不从人群中挤进去,并费很大的劲才寻找到自己预订的座位。
比赛是在用木板搭成的球台上进行的。各队水平普遍较低,但争夺却较为激烈,其中巴拉圭队在和古巴队比赛时,经过了三个加时赛才以69∶59获胜,并创造了这届锦标赛一场比赛的最高得分。瑞士队以17∶5战胜古巴队,成为迄今为止女篮史上得分最低的一场比赛。这次比赛,没有一个队能保持不败。美国队夺得了首届冠军,智利队和法国队分列亚军和第三名。
第二届世界女子篮球锦标赛 1957年10月12日至26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
这届锦标赛参赛队增至12个队,其中苏联队、捷克斯洛伐克队、匈牙利队和澳大利亚队首次参赛,给世界锦标赛带来生气,加剧了比赛争夺的激烈程度。美国队尽管在小组预赛中败在捷队手下,但在决赛中仍然战胜捷队,而且战胜了包括苏联队在内的全部对手,第二次登上了世界女篮冠军的宝座。苏联队是四次欧洲冠军获得者,这次旨在夺取世界冠军,但在与美国队的比赛中以三分之差失利而居亚军。捷克斯洛伐克队功亏一篑,最后获得铜牌。
第三届世界女子篮球锦标赛1959年10月10日至18日在苏联莫斯科举行。
由于美洲大陆、大洋洲和西欧各队均不参赛,这届锦标赛实际上是在社会主义国家的球队中进行的,参赛的共8个队,按单循环方式进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队参加了这届比赛,这是亚洲第一支球队参加世界女篮锦标赛。
苏联队实力超群,七战全捷,第一次荣获世界冠军称号。在这七场比赛中,苏联队平均每场胜对手29分之多。保加利亚队和捷克斯洛伐克队分获亚军和第三名。
朝鲜队实力最弱,七战皆负,其中净负苏联队65分(24∶89),创造了世界女篮史上一场比赛差距最大的纪录。但朝鲜女篮的顽强斗志受到人们赞赏,这个队那种不打到最后一秒钟不服输的精神令人敬佩。
参加这届锦标赛的还有南斯拉夫、波兰、罗马尼亚和匈牙利队。
第四届世界女子篮球锦标赛 1964年 4月 18日至 5月 4日在秘鲁利马举行。
这届锦标赛原定在1963年举行,因场馆建造工期一拖再拖而多次推迟比赛日期。
尽管如此,北美、南美、欧洲和亚洲四大洲的13支球队,特别是欧、亚的球队不远万里前往参赛。其中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法国和南斯拉夫四支球队,租了一架保加利亚航空公司的包机,经法国的巴黎、摩洛哥的拉巴特、塞内加尔的达喀尔、巴西的累西腓和巴拉圭的亚松森,才抵达利马。这四个队在亚松森机场受到了巴拉圭总统的欢迎和接见。
这届锦标赛各队的表现表明,世界女篮技、战术均有了较大的进步和提高,苏联队整体配合和有效地攻防节奏、美国队突出的个人技术,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苏联女篮在这届锦标赛已确立了世界篮坛的霸主地位,实力高出各队一头,比赛中优势十分明显,特别是身高2.03米的中锋萨利莫娃杰出的表现,令各队望球兴叹。最后,苏联队八战全捷,蝉联世界冠军,平均每场胜对手达34分。相反,美国队却在走下坡路,预赛中败在保加利亚队手下,决赛中以三胜三负的战绩,仅名列第四。捷克斯洛伐克队和保加利亚队分列亚军和第三名。
第五届世界女子篮球锦标赛 1967年 4月 14日至23日在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举行。
这届锦标赛云集了北美、南美、欧洲、亚洲和大洋洲的11支球队,并第一次规定,预赛中相遇过的队在决赛中不再交锋,双方的预赛成绩带入决赛。在比赛中,亚洲的韩国队、日本队的进步和杰出表现,使世界篮坛的行家们大吃一惊,特别是韩国女篮夺得亚军被认为是世界女篮锦标赛史上最大的冷门。
上届铜牌获得者保加利亚队因球星沃伊诺娃的退出,在小组预赛中竟不敌民主德国队和日本队,连决赛资格都未获得。这出乎所有行家的预料。第一次参加世界锦标赛的民主德国队不仅在小组预赛中战胜日本、保加利亚和巴西队而列第一名,而且最后夺得本届的第四名。此外,头两届冠军美国队这次竟然六战一胜五负,不仅未能进入前六名决赛圈,而且最后名列倒第一-—第十一名,是任何人在赛前都未曾预料到的。为此,人们把这届杯赛称为世界女篮锦标赛史上的冷门频爆的锦标赛。
苏联队以雄厚的实力无可争议地第三次捧回了世界冠军奖杯,平均每场净胜对手达25分之多。但也看到,苏联队在决赛阶段的优势已不如前两届,每场净胜对手不到18分,其中仅净胜捷克斯洛伐克队10分和日本队15分。
东道国捷克斯洛伐克队在预赛中不尽人意,但在决赛中发挥较好,夺得了铜牌。日本队名列第五。
第六届世界女子篮球锦标赛1971年5月16日至19日在巴西圣保罗举行。
这是巴西第二次举办世界女篮锦标赛。这届锦标赛原定在智利举行,但智利篮球协会于1970年春季宣布无力举办,所以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于1970年5月在卢布尔雅那举行的会议上,接受了巴西篮球协会的主办申请。同时,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决定设立“伊凡·拉波佐”纯金世界杯为世界女子篮球锦标赛冠军奖杯。这个奖杯形状类似古代希腊酒杯,是巴西篮协已故领导人伊凡·拉波佐的朋友们捐赠的。
这届锦标赛是世界女篮锦标赛史上一次重要的比赛,世界各大洲均派队参加,并第一次进行性别检查和实行药物控制。
20多万名观众观看了这届比赛。非洲代表队马达加斯加队第一次在世界女篮锦标赛上亮相,从而向世界篮坛表明,非洲女篮运动已经开展并在普及中。
苏联女篮在本届比赛中仍然所向无敌,九战全捷,捧走了“伊凡·拉波佐”纯金冠军奖杯,每场净胜球达36分之多。年仅18岁、身高2.10米的谢苗诺娃对所有各队都造成了巨大威胁。她在整个比赛中高达73%的命中率令对手望而生畏。捷克斯洛伐克队和巴西队分获亚军和第三名。32岁的老将约斯科娃,为捷队夺得银牌竭尽了全力。她是决赛阶段比赛中命中率最高的队员。
第七届世界女子篮球锦标赛1975年9月23日至10月4日在哥伦比亚卡利举行。
除中美洲代表古巴队退出比赛由匈牙利队代替外,其他各洲的12支球队均参加了这届锦标赛。比赛是在高海拔和气候湿热的条件下进行的。
这届比赛没有一支球队能动摇苏联女篮的霸主地位,任何队的防守均阻挡不了巨人谢苗诺娃在篮下的进攻。结果,苏联队以绝对优势连续第五次轻松地把冠军奖杯又一次捧了回去。
但日本队在这届锦标赛中出尽了风头,特别是在同捷克斯洛伐克队比赛的上半时以24∶43落后19分的情况下,下半时竟奇迹般地后来居上,最后以令人不敢相信的70∶58的12分优势获胜。此外,日本队与韩国队的实力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八年前和四年前,韩国队曾先后以21分和10分的优势取胜日本队。这次,日本队以89∶ 62的27分优势击败了韩国队,并获得本届亚军。捷克斯洛伐克、意大利、韩国队分列第三、第四和第五名。
第八届世界女子篮球锦标赛 1979年 4月 29日至5月13日在韩国汉城举行。
上届冠军苏联队、上届第三名捷克斯洛伐克队、欧洲亚军南斯拉夫队、上届奥运会第三名保加利亚队,以及取得参赛资格的中国队和古巴队因比赛地点的原因均退出了比赛;墨西哥队在赛前也宣布不参加。为此,这届锦标赛不能代表当时世界女篮的真正水平。但美国女篮的崛起和加拿大队的进步却是引人注目的。
本届与前几届不同的是,上届奥运会亚军美国队不参加预赛直接进入决赛,相反东道主韩国队经预赛后才闯入决赛。决赛阶段比赛结果,美国、韩国和加拿大三队战绩均为六战五胜一负,只好计算净胜分来决定名次。这样,美国队在相隔24年后,第三次夺得世界冠军,韩国队和加拿大队分获亚军和第三名。
第九届世界女子篮球锦标赛1983年7月24日至8月6日在巴西圣保罗举行。
巴西对世界篮球运动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除1954年和1963年举办过两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外,这次是第三次举办世界女子篮球锦标赛,从而成为举办世界篮球锦标赛次数最多的国家。
巴西是在其国内发生经济危机的情况下举办这次锦标赛的,有些比赛只好在不符合举办条件的水泥地上进行。但各国运动员谅解巴西当局的难处,均无怨言,使比赛得以顺利进行。
这次又是世界女篮锦标赛史上参赛队伍最多的一次,总共有14支球队参加角逐。比赛办法也有了新规定:①上届冠军和东道国队直接进入前八名决赛阶段单循环排名赛。②列第一、二名的队再赛一场争夺冠军;列第三、四名的队也再赛一场,决第三名和第四名。
上届因苏联等世界一流强队未参赛而失去光彩,1980年奥运会篮球赛又因美国等不少强队抵制而反映不了世界女篮真正的水平。因而这次锦标赛是1976年以来世界所有强队云集的一次大赛,体现了当时世界女篮的最高水平和发展动向。比赛结果,苏联队第六次赢得世界冠军称号,美国队名列亚军,第一次参加世界锦标赛的中国队获得铜牌。
从比赛中看出,苏联队的绝对优势已削弱,美国队已具备与之争雄的实力。苏联女篮自1959年以来一直独霸世界女子篮坛,只要它参赛,冠军非它莫属,而且实力与其它队相比明显地高出一大截。但在这次锦标赛上,苏联队受到崛起的美国队的强有力冲击,两次交锋先后只胜对手一分和两分。这样的战绩使得苏联队的霸主地位发生动摇。此外,以身高2.10米的巨人谢苗诺娃包打天下的实力也在走下坡路,而以身高2米以上巨人郑海霞为中锋的中国队具备了与谢苗诺娃为中锋的苏联队抗衡的实力。
这次锦标赛的另一个特点是第三名至第八名的六个队实力相当。决赛阶段的结果表明,第三名至第六名的四个队积分相等,连同第七、八名,出现了数个互为胜负的连环套战绩。
中国队这支新军的突起,给世界女子篮坛带来了新的竞争力,改变了人们印象中亚洲队身高处于劣势的形象。特别是中国队篮下威胁,使美国队为之一惊,迫使苏联队在与中国队交锋时迟迟不敢替换主力。
第十届世界女子篮球锦标赛1986年8月7日至17日在苏联莫斯科举行。
参加这届锦标赛的共有12个队,先分两个组进行单循环赛,排出各组名次。然后各组前两名的队打交叉赛,胜队决冠、亚军,负队决第三、第四名;各组第三、第四名的队也打交叉赛,胜队争第五名,负队争第七名;各组第五、第六名的队同样先打交叉赛,胜队决第九、第十名,负队决第十一、第十二名。
比赛结果,美国队在决赛中以108∶88大胜苏联队,第四次赢得世界冠军称号,并打破了苏联队多年来在世界比赛中的垄断地位。这场比赛被认为是世界女子篮球史上历史性的新突破,并表明美国队目前代表了世界女子篮球最高水平。
中国队在首轮分组赛中以76∶80负于捷克斯洛伐克队,被认为是这次锦标赛中最大的冷门。失败的原因在于对形势估计不足,特别在上半时以47∶30领先17分后,思想上产生轻敌麻痹,加之换人不当,结果失去了进入前四名的机会。从当时中国队的实力和水平来看,有能力有条件与加拿大队和苏联队争夺第三名或亚军。为此,这场球的失败,对中国队来说是一次历史性的沉痛教训。
第十一届世界女子篮球锦标赛于1990年在马来西亚举行。
关于墨西哥对古巴篮球比赛和墨西哥 古巴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